資深教師轟政府毀學術自由「涉事歷史題合指引」

資深教師轟政府毀學術自由
「涉事歷史題合指引」

【教局批鬥】
【本報訊】文憑試歷史科連日遭中共與林鄭政權借「題」發揮,教局更以「嚴重傷害國民感情」為由促考評局取消試題。楊潤雄稱試題不符高中歷史科課程宗旨,但該科教師認為課程指引從未要求學生愛國或培育民族意識,該試題亦無違指引,質疑政府藉取消題目打壓學術自由。
記者︰陳詠恩

翻閱教育局歷史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取向與策略」一節要求教師以開放式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比較及詮釋史料,找出偏頗觀點及根據證據作合理判斷;惟今次文憑試開放式題型卻惹政權興波作浪。

教協理事兼中學歷史科教師張往質疑,楊潤雄只強調中國國民意識,卻不提國際視野、世界公民精神,並未全面理解歷史科宗旨。

張往指出,歷史科重視開放、包容與多元態度,只要提出理據,尊重史實,所有歷史事件均可研究、不同觀點均可容納,「佢(楊潤雄)唔可以單單一句『有弊冇利』就當結論,歷史科唔會只宣示立場忽略理據,局長嘅講法就係冇任何理據,將立場等同事實,我哋覺得好詫異」,並認為取消試題對歷史科專業「好大傷害」。

斥楊潤雄將歷史當國教

歷史科歐陽老師(化名)亦指,歷屆文憑試和會考都有類似開放式評論題目,今次試題無違反高中歷史科課程宗旨,亦無忽視日本侵華史實,「問題話『利多於弊』就肯定咗佢係弊處」,反指楊潤雄有意「將歷史科當國民教育,而唔係原本學習歷史辨別是非、史料」。

她擔心事件會令學生日後答題時顧慮政治立場,「歷史科都作為政治工具去打壓時,不久將來啲人係咪仲要喺香港做學術呢?」

教育局副秘書長康陳翠華昨亦發功,斥有人指該試題屬開放題是完全失焦的詭辯,「牽涉大是大非的題目,如侵略、屠殺、種族清洗等,完全不應引導基礎教育階段學生討論其正面價值,也不可能有國家會放在課本,甚至試題中讓學生討論其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