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三場民運 同遭濫捕鎮壓

三地三場民運 同遭濫捕鎮壓

光州事件又名「光州民主化運動」,1979年12月軍人出身的全斗煥發動政變奪權,實行高壓統治,在1980年5月17日在全國宣佈戒嚴令,禁止一切政治活動,關閉大學及議會,審閱新聞出版,大舉逮捕反對派領袖,引發光州全南大學和朝鮮大學為首的大學生走出校園,在全羅南道道廳前廣場舉行大型和平集會和傳火炬遊行,要求撤銷戒嚴令、恢復國家民主制度及軍政府下台,次日政府發動武力鎮壓,戒嚴軍進攻兩間大學,展開連續十日屠殺,甚至出動直升機射殺平民。

同被政權抹黑 歪曲事實

歷史不斷重複,光州事件、1989年中國六四事件及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民眾同樣以和平手法爭取民主,均遭政權以武力鎮壓、濫捕,死傷無數。回顧三宗民主運動,有多個相似之處。

光州事件中,官方數字有最少200人死亡或失蹤,但反政府人士及示威者數字則指有約2,000人遇害。六四事件,政府下令軍人以坦克及實彈屠殺廣場上的群眾,官方曾稱約有200人死亡,但在2017年,有香港媒體從英國國家檔案館解密的外交密檔中發現,披露六四清場鎮壓中平民死亡人數至少一萬人。反送中運動中,警方武力不斷升級,發射超過1.6萬枚催淚彈,多次以橡膠彈、布袋彈、實彈、水炮車對付市民,至今被捕人數逾8,300,更發生科大生周梓樂墮樓等離奇死亡案件。

抗爭者遭污名化,光州事件中,全斗煥把示威者標籤為親北韓的「赤色分子」;六四事件,中共指摘是「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煽動學生、工人製造動亂;反送中運動參加者被政權抹黑為「暴徒」,聲稱運動受外國勢力干預,後期更上綱上線指稱運動涉及恐怖主義。

事件主謀逃避鎮壓責任,甚至扭曲史實。光州事件在1997年始正式獲平反,直至2017年總統文在寅上台,政府才決定重啟光州事件調查,2018年,韓國國防部方首次為軍方採用武力鎮壓公開道歉,其後再為當時軍人涉及17宗性侵案件道歉。而事件主謀全斗煥雖然於1996年軍事叛亂和內亂罪而被判以無期徒刑,但他一直否認下令開火,甚至於自傳中歪曲光州事件的部份事實,並涉嫌誹謗遇難者及遺屬。六四事件至今仍未有人承認暴行,政府沒有向死難者及其家屬賠償。反送中運動至今,仍沒有官員被問責下台,涉及7.21、8.31等警暴事件的警員未被追究法律責任,部份人僅受「訓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