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統計】今年股災下,散戶本已一手蟹貨,遇上部份趁低價提出私有化的大股東,散戶連坐貨待翻身的機會都喪失。上周貿易股利豐(494)就趁股市不振,成功私有化,散戶被殺得一頸血「無仇報」。據本報統計,去年只有10間公司私有化,而今年至今不足半年,已有11家上市公司提出私有化。
記者:王琳
今年有多達11間公司提出私有化,而去年全年完成私有化的公司,亦只不過10間,近五年平均每年只有5.8間公司私有化。今年私有化特別多,因近年香港股市收緊監管,維持上市地位成本上升,加上全球放水下籌資亦變得容易,反正公司隨股價下跌,在市場融資的能力下跌,不如趁目前估值跌至低點,用最低成本進行私有化。
完成私有化後,有需要時企業可改頭換面,轉到中、美等對同類型股票估值較高的市場再上市。
例如廣州廣告公司白馬戶外媒體(100)的私有化大計,表面上有約五成溢價,實際上私有化是待公司發出盈警,公司股價由2019年高位7元,挫至今年3月私有化前低位3.57元,跌幅近半才提出。而公司自2001年上市至今,除去年以外連年賺錢,股價近年於6元至9元間上落,去年賺2億多元,今年才蝕8,000多萬元。
寶業賺錢反不派息
另一私有化的為內地房地產公司寶業集團(2355),公司連年賺錢,卻拒絕派息。寶業自2015年起,盈利連續4年增長,由2015年的5.64億元人民幣,增加至去年的8.57億元人民幣,但公司於2015年起停止派發股息,導致股價一直積弱,直至有私有化消息,股價才突然回升。
此外,有部份公司採取換股私有化,包括會德豐(020)、易易壹金融(221)。易易壹小股東在被私有化後將會收到8股宏安(1222)股份。可是,如果今次私有化成功,將會變相向市場釋放了21.5億股,但由於宏安股份交投不算活躍,近半年每日平均成交約630萬股,當小股東換股後出貨,將對宏安構成非常龐大的沽壓,促使股價下跌,小股東收到新股便會變相不值錢。
專家:北控港燃具潛質
宏高證券負責人梁杰文指,今年的確更多公司趁低價私有化,雖然對小股東有點不公平,但小數服從多數,也沒有辦法。由於最近所有私有化方案均獲得成功,加上股市持續低迷,預料私有化潮將會持續。市場人士預計,將有三種公司會私有化:業務具發展潛力,可再次分拆吸水,如北京控股(392);母公司估值高企,而子公司估值低,如果母公司私有化子公司,將會提升盈利,從而提高估值,如港華燃氣(1083);非英屬群島註冊的公司由於不用「數人頭」,也會大大減少小股東影響私有化阻力,亦是其中一個潛在私有化群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