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資公司頻染紅,繼堡獅龍(592)易手予李寧後,有120年歷史的先施(244)獲中資偉祿集團(1196)以每股0.3806元提全購,較停牌前收市價0.35元溢價8.74%;全購或涉約5億元,惟以自願現金要約方式進行。有分析認為偉祿是藉此保留反悔餘地。
記者:潘曦
先施賣盤可謂早埋下伏線。據公告披露,疫情爆發期間,先施為應付日常營運的財務壓力,上月3日已向偉祿旗下的偉祿融資借錢,涉8,000萬元,年利率10厘息,貸款期18個月。雙方就貸款商討時,偉祿認為有機會成為先施控股股東;同月8日,先施發盈警,指今年度與去年同期相比,股東應佔虧損會錄得介乎10%至15%增幅。
回顧先施過去10年業績,自2014年起連年蝕錢,介乎8,500萬元至1.82億元;截至去年8月底止,單單半年亦已蝕7,892.7萬元。先施中期業績亦公佈,流動資金僅餘3,174萬元。先施通告顯示,多名主要股東持股共70.24%股權,有關股東已接納偉祿要約,兼就此作出不可撤銷承諾。偉祿表示,最高要約價為0.3935元,較停牌前收市價溢價12.4%,要約價不會再上調。
宏高證券投資經理梁杰文認為,由於偉祿一早已向兩名先施大股東「傾掂數」,收購其約七成股權,故成事機會甚大;惟先施易手方案未如堡獅龍般,由買家觸發強制性無條件現金要約(MGO),相信要保留一些技術上靈活度,「個分別就係,一旦簽咗MGO,就冇反悔餘地;但如果係自願現金要約,成個交易就可以拖長啲時間,等萬一存有不確定因素嘅時候,仲有反悔餘地」。
市場憂永安步後塵
梁杰文指偉祿為內房股,易手消息傳出後,如同替先施「泊得大碼頭」;市場憧憬注資,甚或可能吸引內地投資者注資,故有炒作空間。此外,當偉祿向其他小股東發出收購要約,小股東可最少以0.3806元向偉祿賣股。
先施賣盤在即,另一老牌百貨股、具110年歷史的永安,令市場猜測會否步上同一命運。翻查永安母公司永安國際(289)最新年報,截至去年底,集團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同物高達29.94億元,兼全年錄得7.66億元純利。永安國際同時涉獵物業投資等,主席郭志樑坦言,疫情對其百貨業務收入有重大不利影響,但集團財務雄厚,可面對目前挑戰以及尋找良好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