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庶民點心山竹牛肉

【飲食男女】庶民點心山竹牛肉

在點心界,山竹牛肉注定是個小腳色。

在點心紙上,身價也是最低的小點。

點心師傅一致公認牛肉球手藝低,唧牛肉球都由初入行的點心新手負責。

「五星級酒店的中菜廳極少推出山竹牛肉,太cheap啦。」曾任四季酒店龍景軒點心總廚、創辦添好運的麥桂培師傅坦言,「牛肉球唧成一球,
有甚麼手工?怎麼做也不會變得豪華。」

山竹牛肉是庶民點心,但我們就是愛它地道、平民,飲茶時總會叫上一碟。

庶民有庶民的智慧,物盡其用,就是它風行數十年不衰的原因。

謝新福師傅入行30年,坦言行內少有用新鮮牛肉做牛肉球的。

山竹牛肉的配料離不開芫荽、葱、陳皮及肥豬肉等。

陳皮山竹牛肉球 $25(喜惶)少數會用新鮮牛肉的牛肉球,芫荽葱下得少,突出香濃的肉味。

物盡其用的智慧

暫且不說其智慧所在,首先回到原點。請大家想想,為甚麼山竹牛肉叫「山竹」牛肉呢?有人猜想,因為山竹牛肉球外形像水果山竹,也有人認為山竹即是腐竹,不過是鄉音而已。答案由入行近三十年的點心師傅李華新揭曉:「山竹是山水腐竹的簡稱,以前的腐竹用山水製作,所以就叫山竹牛肉。」

至於為甚麼要用腐竹配牛肉?難道箇中蘊藏甚麼飲食智慧嗎?添好運老闆兼總廚培哥笑言,「哪有甚麼智慧?腐竹哪能提升牛肉的味道,不過是習慣。以前腐皮多用來包鮮竹卷,餘下的頭頭尾尾也別浪費,就鋪在牛肉球下墊底可以避免牛肉黐碟。」

牛肉與腐竹的配搭源於惜物的精神,其實牛肉球本身亦充分反映出善用食材的智慧。

在牛肉檔上,最珍貴的是肉眼、牛頸脊、牛柳等部份,而用來做山竹牛肉的,通常都是用便宜兩三成的牛冧、胸板、水𦟌等。「這些部位的特徵是纖維粗。」九龍城知名牛肉檔李輝記的第三代傳人李建邦說,「但牛肉愈韌,肉味愈濃,用來做免治一流。」點心師傅用這些次要的部位來攪碎做牛肉球,不只是小聰明,而是真正大智慧。

添好運總廚培哥認為,山竹牛肉不可不下梳打粉及鹼水,但份量必須拿揑準確。

昔日腐竹用山水製作,山竹就是山水腐竹的簡稱。

唧牛肉球是每位點心師傅初入行時的指定動作。

罕有新鮮牛肉球

坊間做牛肉球的手法,大同小異。不外乎下食粉、鹼水、鹽等拌勻醃一夜;翌日再下芫荽、葱、馬蹄、肥豬肉等拌勻。「如果即醃即打,就會較瀉身,所以要醃過夜。」李華新師傅解釋,「下肥豬肉是傳統,令牛肉球更香更滑。」既然做法相若,味道要分高下,在乎新鮮。新鮮,亦有層次之分。

首先,視乎流量。「新鮮蒸出來的山竹牛肉有明顯的香氣,如果留待明天賣,即使沒有變壞,亦失去了那陣鮮香。」添好運的培哥說。另一種新鮮,關乎牛肉。因為成本關係,坊間九成山竹牛肉球都選用急凍牛肉。旺角女人街這家小店竟選用新鮮牛肉,難以置信吧。這天是尋常日子,有位年輕人來到九龍城街市的牛肉檔李輝記,一買就是廿斤牛肉。「早晨,早晨,三伯娘,建邦。今日有甚麼好嘢?」他爽朗地大聲地招呼。「今日有胸板、水𦟌。」守在檔口的建邦說。「這些看來應該足夠了。」

誰要買這些部位呢?胸板即是胸肌,實邦邦,但又不是男子漢的六頭肌可供依傍,有甚麼用呢?至於水𦟌,就是牛隻大髀的中心部份。以肌肉而言,說好聽一點,胸板和水𦟌都纖維高。但如果用來烹調,平日只適合滾湯及煲粥,誰稀罕?然而,天生我才必有用,人棄我取。這些部份落在另一位80後手中,卻成為點心店不可或缺的招牌貨。

Jason(左)與建邦是堂兄弟,祖父經營肉檔,令他們對牛肉瞭如指掌。

點心師傅公認,梳打粉可令牛肉腍滑鬆化。

「我們家族做牛肉生意,九龍城街市的李輝記就是由阿爺傳下來。」第三代的喜惶老闆Jason說。「我們可以用批發價取貨,減輕成本,就可以用新鮮牛肉做點心。」店子因而主打牛肉點心,全用新鮮牛肉製作,山竹牛肉就是其一。「我們日賣60-70籠。」以小店來說,成績斐然。「曾經看到影片說,本地酒家的蝦餃用上鮮蝦,我不太相信,在夥計面前笑說,哪有人會用這麼高成本做點心?」豈料其大廚說,「你咪一樣用新鮮牛肉做點心?」Jason尷尬地笑一笑。「又係喎。」所以呢,各人有自己的因緣際會,以及堅持。「去年豬瘟事件,屠房關閉,牛也無法屠宰,我們就寧願不賣。」Jason說。「因為我們是主打新鮮牛肉點心。」以微利捱過豬瘟、社運、又來了這疫情。但他從來沒有放棄用新鮮牛肉的原則。跟坊間的山竹牛肉比較起來,這兒的山竹牛肉香滑得來有新鮮牛肉獨有的彈性,配料明顯較少,啖啖都是濃厚的肉味。「我們用新鮮牛肉,所以芫荽葱比坊間少三分一左右,來突出牛肉的鮮味。」

捨得用新鮮牛肉的,還有少數敢於挑戰階級觀念的酒店中菜廳,明閣的上湯牛肉球就是一例。它是山竹牛肉的變奏版,保留原來的牛肉球和腐竹,但添加上珍貴的上湯。

一開蓋,撲鼻而來猶如翅湯,滿滿是上湯金華火腿的香氣,未吃已感受到奢華的氛圍。輕輕落匙,把上湯和牛肉舀起,一口啖之。那是味覺的饗宴,滿口是上湯和牛肉的鮮味,卻沒有半點油膩感覺。「我們用老雞、雞腳、金華火腿、豬𦟌煲上湯,之後隔油,所以吃來不會油膩。」明閣點心部主廚謝新福師傅輕輕道來。

鄭超勁回憶起初入行時狂唧山竹牛肉,因接觸太多鹼水而雙手發炎。

上湯牛肉球 $72/3顆(明閣)有了上湯滋潤,山竹牛肉多添了金華火腿的香氣,聞着也覺享受。

喼汁酸咪咪可解膩,是山竹牛肉的最佳拍檔。

梳打粉迷思

山竹牛肉球,不論檔次,不論平貴,卻承受同樣的原罪。就是在製作時,每每下食用梳打粉(行內人稱食粉)、鹼水,被指不夠天然。「若問是否必須的呢?個人認為,的確不能不下。」添好運老闆培哥說。「尤其是近年的牛肉確實不及數十年前的好,不下的話牛肉球會很嚡好乾。」歸根究柢,不外乎是為了令牛肉受水、肉質鬆化;鹼水亦令牛肉易於保存。不可不下,但他嚴正地補充,「可以下多少食粉、鹼水,其實需要一個很準確的份量。若師傅亂來,當然有問題啦。」下多了,吃來就有揦脷的感覺。培哥因而要求旗下每家分店的餡檔師傅,開店前一定要試味,確保沒有問題。

別以為這只關乎食客,若下太多添加物,師傅雙手都遭殃。「初入行做點心師傅時負責最簡單的工作,唧牛肉就是其一。」莊館的前點心部主管鄭超勁回憶道,「初入行時在一間平民連鎖酒樓工作,每日唧一百籠牛肉球,不久遇上母親節,那天誇張地唧了二三百籠。」結果,勁師傅雙手紅紅腫腫,嚴重發炎。「醫生說,估計是牛肉球有鹼水。我初入行,皮膚不習慣,手指縫隙全都爛掉,像主婦手一樣。」他辭了工,休息了整整兩個月。「我沒有為此放棄點心師傅的職業,因為那是人生一個得來不易機會。」他深思後續說,「可能皮膚痊癒後變厚,也可能因為之後去了一家中檔的酒家工作,日賣的牛肉球數量減少。加上,我估計那兒的師傅沒有下太多鹼水,自此雙手的毛病沒有再復發了。」證明凡事都要適可而止。

吃山竹牛肉,另一樣不可或缺,又要適可而止的,就是喼汁。師傅都公認,喼汁可去膩。培哥更認為,「喼汁有種果香,就像我們做牛肉時下陳皮一樣可提香,異曲同工。」所以呢,山竹牛肉是點心界的小腳色,但背後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和配搭的學問,值得細味。●

喜惶

地址:旺角通菜街17號地舖
電話:2882 1683

添好運

地址:深水埗福榮街9-11號地舖
電話:2788 1226
註:中環、北角、大角嘴、將軍澳等均有分店。

明閣

地址:旺角上海街555號香港康得思酒店6樓
電話:3552 3028

撰文:關廣恩
攝影:鄧廣基、梁偉德
編輯:潘惠卿
美術:魏家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