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鳳凰計劃」的「五年策略計劃」訂下多達18項效能指標,並以這些指標來衡量計劃是否成功,奇怪是這些指標是近兩任足總行政總裁薛基輔及溫達倫自設,前港隊隊長陳偉豪批評指標「堅離地」,當中以港U23躋身東京奧運足球最「離譜」。
足總撰寫「五年策略計劃」時,為符合負責批出款項的民政事務局要求,自設18項指標,但竟然自訂多個不可能達成的目標,結果在審計署報告中,18項指標有12項未能達標。
足總在「五年計劃」內對港男女足的指標設定為各在國際足協的世界排名升10位,其實已是相對實際,因為其餘兩個指標實在超級離地,如在港超聯每場平均入場到19/20球季要達3,000人,與港U23躋身2020東京奧運足球決賽周這兩項,就算8、90年代本地足運最興盛時期,場均也未試過達到3,000人,難怪這些指標甫出爐已被嘲為超現實。
前港隊隊長陳偉豪認為,計劃指由發展5人足球推廣11人賽是好建議,但要有周詳計劃,如由幾歲開始接軌,因為要從學校開始便要有統一教法,這方面日本是很好的借鏡,現在香港變成空談,要躋身2020奧運決賽周更是超現實,他說:「不是說看輕本地年輕球員,但實際上是不可能。另外,計劃強調要建立風格,這必須由青訓開始,並要足總制定一套教學模式,各級別代表隊也依此風格作賽,惟暫未見足總的教練課程確定本身風格。」足總董事陳志康早前在公眾諮詢會透露香港足球將仿效西班牙足球風格,惟未有透露如何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