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須學「港自古是華領土」新版中史書滲政治任務

初中生須學「港自古是華領土」
新版中史書滲政治任務

【本報訊】林鄭月娥政府掌權後,逐步配合中共向香港下一代進行滲透式洗腦,誓要把「無掩雞籠」改裝成鳥籠,其中一個方向就是透過修改教科書內容達致思想教育效果。初中中國歷史科新課程增設香港史,將於新學年逐級推行。本報取得多本尚未推出市面的新版中史教科書樣書,部份列明配合教育局要求的《基本法》教育。有中一課本新增兩整頁的「主題探究」,所有題目要求學生從資料印證或解釋「香港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有中史科教師直言,有關內容明顯並非歷史教育,而是為滿足政府的政治要求。
記者:鄧力行 羅智堅

教育局前年公佈中史科修訂課程大綱,今年9月新學年由中一起逐級推行。各出版社因應課程修訂推出新版教科書,來自五間出版社的七套課本通過送審列於適用書目表。

齡記出版的《新探索中國史》特設「基本法連線」主題探究,列明學習目標是印證「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教師用書列明配合基本法教育

本報檢視全部七套課本的中一教科書,發現全部都在秦始皇南征百越一節,提及設南海郡並將香港地區納入版圖。部份出版社包括齡記、香港教育圖書公司和現代教育研究社都在教師用書中用紅字列明是配合《基本法》教育。

其中齡記出版的《新探索中國史》,在書末特設兩整頁「基本法連線」主題探究,以《基本法》序言設題:「『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的說法可信嗎?」列明學習目標是「印證」序言說法。書中列出四項資料,包括《基本法》序言、古物古蹟辦事處文章、秦至唐的香港「史書記載政治大事」和「重大考古發現或傳說」,以及香港及中國內地出土新石器時代至唐代文物。書中並設四問,全部都是要求學生回答哪項資料最能印證或解釋何以「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教協理事、資深中史科教師陳仁啟認為,歷史探究題目應提供兩面的資料,讓學生自行整合和判斷,但齡記課本上述「主題探究」的問題設計卻已預設答案。

此外,資料二引述古物古蹟辦事處文章指,據考古發掘,舊石器時代起「香港與華南地區的文化乃一脈相承」。陳仁啟指出「華南地區」當時屬百越文化,東南亞一帶亦有共同文化,以此論證「香港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非常古怪。

中史科教師陳仁啟指,歷史探究題目應提供兩面的資料讓學生整合判斷。

憂影響經營 出版社避「紅線」

陳仁啟續指,將《基本法》教育納入中史課程是近年的措施,但當局無詳細解說,背後的歷史教育理論成疑,「好明顯就唔係歷史教育,係為咗要滿足政府嘅政治要求」。他說教科書若送審不獲批將影響出版社經營,出版教科書必定會非常「審慎」,又慨嘆近年香港政治環境轉變,出版教科書或要考慮字眼是否政治正確等「紅線」。

有曾編撰中史科教科書的資深教師指出,上述設題全部要求學生印證或歸納,缺乏思考空間,認為可減少此類題目,增設「作為香港居民你如何看待這件事」或「你會怎樣與外國人介紹香港和中國的關係」等開放式題目,讓學生思考這件事與生活的關係,亦可增強趣味。

教育局發言人回應稱,課程宗旨列明要求學生「對國家、民族及社會的認同感、歸屬感及責任感」,學習目標也標明學生需「研習與中國歷史相關的香港發展的重要事件」,學生自然需認識香港地區屬於中國領土的事實,有關內容屬歷史學習範疇。發言人指,教師善用中史科課程內容讓學生認識香港作為中國一部份的事實,完全是合理而且配合《基本法》教育的安排,反斥「個別人士或媒體指這是政治要求的說法,完全是無中生有,憑空杜撰,誤導視聽,本局深表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