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8.31市民襲警 撐封站合理 避談速龍車廂揮棍 被捕者轟偏頗

屈8.31市民襲警 撐封站合理 
避談速龍車廂揮棍 被捕者轟偏頗

【撐警報告】

【本報訊】去年8.31太子站事件被外界形容為警暴版7.21,監警會報告花了63頁檢視8.31事件,其中約兩成共12頁內容介紹事件背景、約三成共19頁探討警方應對謠言的手法,偏偏避重就輕,沒有就警察是否濫用暴力下定論,反而一口咬定當時警察在車廂內攻擊的人是「示威者」,甚至形容示威者「窮凶極惡」,支持警方當晚封鎖港鐵站及以特別列車載走傷者的做法。有經歷8.31事件的被捕者炮轟報告「絕對偏頗」。

記者:陳建平

報告中,監警會對市民批判立場鮮明,先將8.31事件的觸發點歸咎於8月11日起多場示威活動,指示威者不斷提升暴力,多番「私了」不同意見人士,以多欺少。又指8.31當晚警察出現前,幾名示威者已在太子站與他人打鬥,形容示威者「窮凶極惡」及不懂收斂,批評示威者的行為造成混亂,或會引發人踩人的嚴重後果等。

咬定開傘自衞人士是示威者

相反,對於8.31事件最受關注的警察暴力問題,報告僅不斷引述警方的使用武力指引,強調警員要替自己的行為負責;指假如有警員被發現違規,「監警會以及公眾都期望警方採取必要行動起訴或懲處相關警務人員」。

至於公眾印象深刻的列車內警察打人場面,監警會反指當晚被捕人士激烈反抗及逃走,因此警察使用武力回應。報告又一口咬定在車廂內打開雨傘自衞的人是「示威者」,斷定示威者攻擊警員,警員才以警棍還擊。而有警察在車廂內用胡椒噴霧向跪地男女射頭,報告只是形容該對男女「似乎在此混亂的情況下感到恐慌」,並無探討警方施襲是對是錯。

指無證據顯示警拖延救援

報告花了約三成篇幅,探討警察面對「8.31打死人」謠言時的應對手法,建議警方應提升監察社交媒體的能力,制定程序以迅速回應公眾的關注和反駁「不實的惡意消息」。報告又指出,當晚警方關閉太子站出口的做法「似乎屬合理的決定」,安排特別列車接載傷者「是審慎和明智的決定」。

報告更輯錄了警方對事件的回應,當中警方表示,無紀錄顯示有記者曾要求進入車站但被警員拒絕,亦無證據顯示警方故意拖延救護員進入太子站,形容救護員當時只是在出口外為接收傷者做準備。不過,根據港台節目《視點31》影片,當晚警察明顯曾驅趕站內記者,另外消防處亦早已承認當晚曾有警員向救護員表示站內沒有傷者。

於8.31衝突被捕的教大學生會長梁耀霆炮轟報告「絕對偏頗」,大篇幅引述警方說法,「我分唔到呢份嘢係警方寫定監警會寫」,梁稱本身對報告都不抱期望,而事實再一次證明監警會是沒有能力調查警暴,並批評監警會「做唔到、亦冇嘗試好中立咁去描述返當晚發生嘅事」。梁認為儘管監警會沒有調查權,「但連我呢啲被捕人士都冇約見過,點中立?」梁認為,整份報告的態度是對警方作「善意提醒」,十分軟弱無力。

監警會報告稱8.31當晚封太子站為「合理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