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的小妹妹狄嘉,來訊祝母親節快樂,問她人在何方,她答以那兒也去不了。其實,那兒也去不了正是目前香港人普遍的寫照,對於偶而才出門一兩回的不算什麼,但對於最近十多年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留守在香港不到一百天的狄嘉,還有那位如今在溫哥華動彈不得的敏儀,真是「旅人之苦」。敏儀倒是常有圖片傳來,最近拍的是小雲雀顧媚家院中一簇簇的花與樹,顧媚九十后就不再出門了,她不來,我不去,相見無期,人生至此真無奈。
回說自己,一向獨來獨往已慣,以前常把幾位小妹妹在旅途中傳來的景物、食物、沿途風土人情,觀賞再三,慰情聊勝無,而有時無事相見口述旅遊史,也聽得如醉如痴;我愛願聞其詳,老是纏着說者東問西問,一於打破砂鍋紋到底,無論說菜或說旅遊說戲說其他,從不點到為止聽過就算,的確也挺煩人的,但說者的精彩紛呈能令聽者大樂。
倒是這段長卡在家中的日子,一百多天以來,在銅鑼灣、天后、炮台山,徒步足跡所及之處,竟發現了好幾個吃的好去處,例如天后木星街有家老細廚房,是陳幗儀的推荐,時代廣場後面那家智選酒店三樓的千賀水產則是自己發現,此外送外賣上門的桂姐快餐竟如此物美價廉,若不是抗疫期偷懶,不再作拙婦之炊,恐怕還沒有機會領略這種在地的飲食風情,純港式的家常菜。
這段日子聽說不少主婦日積月累的磨鍊成烹飪高手,這倒是件好事,冇飯主婦肯宅在家又肯回歸廚房研究食譜益家人,我則是因不敢懈怠的日行八千而走出了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