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癡看世界 - 邵頌雄

武癡看世界 - 邵頌雄

舊同學的面書,貼了一條ViuTV《打天下》的宣傳片,附上一句「支持吓啦」。當時未有深究支持甚麼,倒記得歐錦棠是母校師兄。後來吸引我收看此劇的,反而是倉田保昭穿上道袍、擺出架式的劇照,那道氣場,隔着電腦螢幕也感受得到。

此劇製作誠意可嘉,唯劇本處理卻有不少硬傷。本來打着「勵志片」的招牌,劇情發展已在預料之內,走不出一兩道公式:不是一帆風順的主角,忽然遇到大挫折,然後奮力糾正,最後華麗翻身,就是自暴自棄的小人物或無所事事的小混混,透過被迫參與活動,練出心志,終於贏得掌聲;過程中,或會加入本已心灰意冷的教練,與學員一起打破心魔、一起成長。《洛奇》系列、《魔球》、《少林足球》、《點五步》等,都以同一公式為主幹。但問題不在於公式,而在於如何為公式注入生命力。公式有如習武的套路,既可十年如一日地機械演練而無寸進,也可以對一招一式心領神會而靈活融入競技或格鬥。《打天下》首五集的成績明顯較佳,帶出「武道練心」的意義,推介全接觸空手道,呈現不少經典絕招,且找來倉田保昭、魔娑斗等高手客串,可謂交足功課;劇中馬剛正以輸給鐵炮英二的一招「轉體迴旋踢」打敗大師兄,也為招式賦予寓意。可惜節外生枝的劇情,往往俗套而犯駁,未能配合初衷,整體成績平平。

惟歐錦棠藉武道表達的人生哲學,卻是過來人的雋語。

首先出現的,是對「門戶之見」的批判。現實中不少不學無術的嘍囉,以身為某某門派作為一種身份認同,自抬身價。但如此將自我聯繫到門派時,出現的後遺症就是閉起門來圍爐取暖,重複誇大幾代前祖師的威水事蹟,不管自己水平如何,都與有榮焉;繼而就是自矜守秘、故步自封,師父沒教過的都是異端邪說、非為王道。劇中莊惠最初對全接觸空手道的質疑,無非因為不是師父所教。但這類門戶之見,更常見於中醫學、術數、宗教、廚藝等,甚麼都有所謂「不傳之秘」作為最高目標,其實都是自限發展的識見。

由此引申,便帶有社會學家稱為「全控機構」(total institution)的特徵,所指為與外界隔絕的社交制度,當中的成員視機構中建立的標準為絕對。從制度設立的階級、獎罰等共識,令成員將身份認同和價值觀都與之掛勾,互為影響、榮辱與共,完全喪失客觀批判和理性分析的能力,以至善惡不分。例如靈修禮拜的道場,可以有導師對信眾上下其手,仍得包庇護持;應保護市民生命及財產的香港警隊,既有警長涉嫌策劃投擲汽油彈以嫁禍示威者,也無間斷出現警務署長認為「唔理想」的警暴,但這類「忠誠勇毅」的行為卻一直受到縱容。同理,學武道場或運動團隊,一樣有教練對學員作出各類侵犯,但因有家醜不出門楣之外的無言共識,便唯有啞忍。

其次提到的,是空手道色帶的意義。在一個領域中達至黑帶水平的高手,在另一個範疇內卻可以是剛繫上白帶的初哥。更重要的,是每一晉級的色帶,不是愈來愈好打的標籤,而是學道者對自己崗位與責任的憶持,且勿因腰纏黑帶、段數愈高,便忘了入門時的初心。是故色帶就像道袍一樣,立心正者便是一種護持。現實中也有許多無形「色帶」,或為虛銜、或為履歷,若為所綁,困囿於「全控機構」環境中營營役役不斷追求,愈走愈忘本,即成一道奪命索;然能將之視如空手道色帶,則可衍為對一己的警醒與加持。

《打天下》說的不是比較競技空手道與全接觸空手道的優勝,否則又跌回門戶之見的窠臼。哪一門武術打得,跟場地、規則、體格、體能、狀態等都有關,痴頭呆腦的才會深信自己門派天下第一,甚至跟門楣國恥都聯繫起來。空手道作為一種修煉,千錘百鍊,修的其實是心。倉田保昭的氣場,不是來自那深蹲穩健的馬步,或年逾古稀仍能反手做腕上壓的架勢,也不是那些空手道七段、柔道二段、合氣道二段的銜頭,而是內斂而炯炯有神的雙眼。那道神氣充沛的懾人精光、氣定神閒的自信,唯經幾十年修身練心始鑄煉得成。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歐錦棠是武癡,能不滯於一家之說而遊走各門各派,以武悟心、反照世間,其領悟得來不易,境界縱未達倉田保昭級數,也已高出那個自稱「老子」的功夫佬不知凡幾。武道如是,人生的其他學問,又何嘗不是?

歐師傅,押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