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人語:疫情下收入驟減感情昇華 姚潔貞帶女兒去東奧

一周人語:疫情下收入驟減感情昇華 
姚潔貞帶女兒去東奧

一家五口有老有嫩,上有退休老父母要供養,下有兩歲女兒快入學,加上尚要供樓,作為家庭支柱的丈夫陳家豪在跑會生意經歷三個多月近零收入,仍沒打沉姚潔貞衝東京奧運的決心,還賺來跟女兒更多相處時間。東奧延期一年,傷患初癒的她亦賺了時間養傷,這些是用錢買不到的東西。
記者:徐嘉華 攝影:廖雁雄

訪問這天,運動場緩跑徑還未重開(5月6日重開),加上限聚令下,家豪及潔貞都閒得很,完全沒班教,不管自己跑會的班,還是學校或商業機構的跑班均全部暫停;潔貞亦因為體院「封關」(5月8日局部解封),沒場地練跑,但就多了時間在家,跟女兒相處時間也多了,訪問時女兒在潔貞懷中睡着,疫情令兩母女感情昇華。

潔貞說:「疫情前,因為要遷就日籍教練(村尾慎悅)每日早上六時在體院訓練,所以搬了入體院,加上閒時要幫家豪教班,又要自己練習,見瑤瑤(女兒)的時間不多,反而疫情這段時間沒住體院,令我多了時間陪女兒和家人,挺不錯的。」

姚潔貞(左)決定挑戰東京奧運,丈夫陳家豪(右)無限量支持她。

沒收入也要追夢

四年前首次追奧運夢,潔貞成功入選里約奧運女子馬拉松賽,在超過150名跑手中,以2小時36分11秒個人最佳時間得第39名;四年後的今日,她已是一名媽媽級跑手,去年7月在澳洲黃金海岸賽以2小時34分07秒刷新香港女子馬拉松紀錄,11月在東京一個半馬賽,也以1小時12分52秒刷新港績;現在有兩個達東奧標的途徑,一是憑東奧排名(「金級賽」頭五名),二是達到奧運標準的2小時29分30秒,潔貞去年黃金海岸得第六名,差一名就入東奧。

她說:「無論是疫情還是『升格』為媽媽級跑手,都令我的奧運路增加了難度,首先是有了女兒後,練習沒以前輕鬆,有時訓練後回家,多累也不得不照料她,疫情方面,大家心情都不好,家豪的跑班暫停,收入大打折扣,我現在體院月薪也只得6,000多,不過沒收入也好,都想去追這個奧運夢。」

運動場曾因疫情長時間封閉,影響陳家豪一家的生活。

潔貞(右)為了女兒(中)想再衝一次奧運,不介意平時要節衣縮食。

家豪指政府補貼不足

家豪是家庭經濟支柱,2012年開了「樂家跑會」,光是學生也有300多人,高𥧌時1日開2、3班,對象除了跑會外,還教中學、大學、商業機構及慈善機構等跑手,1星期開到15、6班,每班平均30人,基本上星期一至日無休,每月有五位數收入,但今次疫情影響至深,2月零收入、3月初疫情回穩開過數日班,但只有平時1成收入約2、3,000元,但四月至本月初又再零收入;就算現在運動場緩跑徑解封,但限聚令下也開不到太多班。

對於政府防疫抗疫基金一次性補貼註冊教練7,500元,供樓中的家豪就希望政府設身處地,站在教練的立場去想:「如果一個要交租、交水電煤的教練,未計食,每月至少要花萬多兩萬,這7,500元1個月都不夠用,應該每個月都有7,500元補貼。」

面對重重困境,是甚麼令潔貞死心塌地再次去追奧?原來是「她」:「很難得奧運在亞洲區舉行,我很想女兒及家人一起去東京看我比賽,我不一定要她長大後參加長跑比賽,但希望她知道做運動是人生一個習慣,對身體亦有好處。」

東奧延期有助養傷

東奧的馬拉松達標賽原定於今年5月31日完成(見另文),但因應東奧延期1年至明年7月,所有資格賽停擺至11月尾,新的達標周期將於今年12月重啟,這對潔貞而言是喜訊,皆因她於去年12月開始受左腳傷患困擾,要休足三個月;幸好傷患已100%復元,但狀態因疫情缺練下暫只得50%,新設的達標周期延遲半年後才展開,再有另外半年達標時間,潔貞賺多了不少時間恢復;既是丈夫又是教練之一的家豪,更看好潔貞可在未來再破香港全馬紀錄,預計她有力跑入2小時30、31分內。

四年前巴西有寨卡蚊患,四年後有全球大流行的武漢肺炎,潔貞都冇有怕:「雖然前面有很多未知數,但人要有希望,以前邊讀書邊跑步,又試過帶傷跑,但我都做到,只要每日做好自己,生活節儉,制定好目標,就有希望及盼望。」潔貞最強後盾的家豪不忘show金句:「要樂觀,不要太悲觀,就算失望也不可以失去希望,雨後總會有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