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創意】不講假話的自由 - 余家強

【有限創意】不講假話的自由 - 余家強

文字獄檢舉的熾熱,惡化到幼稚園課本把狗狗與警察圖像並列、叫小朋友看圖認字把狗狗上色,都有辱警之嫌。你可能說:「這怎算?起碼『范冰冰』才算。」文字獄就如此別具用心,你一方面反對它,一方面會不期然定出稍高的標準,變相認同了它。其實,講警察(尤其女警)像范冰冰,何冒犯之有?如果說指桑罵槐,指桑罵槐,法無禁止,法無禁止即可為,除非彈弓手的極權政府。

清朝文字獄,主要針對疑似諷刺滿族統治者是蠻族、又懶又唔讀書,著名例子有二:翰林院庶吉士徐駿詩句:「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描繪風吹書齋窗前的雅趣,被指嘲笑「清」文盲,遭雍正皇帝下詔誅殺。乾隆皇帝披閱心腹沈德潛遺作,發現《詠紫牡丹》云:「奪朱非正色,異種也稱王。」便心腹都無情講,挖墳碎屍萬段。事緣前朝明室姓朱,沈詩涉嫌批評滿清像紫牡丹奪取朱(紅)牡丹的正統顏色,異種也在花中稱王。平心而論,徐駿比較無辜,明明寫很日常的文人情趣罷了;沈德潛就的確賣弄小聰明,語帶雙關──但並非重點,重點在,見到嗎?正如上述,我們會不期然判斷哪些算犯禁,暗暗警惕,不期然劃地自限新聞檢查,而忘記它根本歪理。

另一種思想箝制,不單捕風捉影挑骨頭,直頭逼寫悔過書。DSE通識科試題,叫考生評述近年香港新聞自由度,第一反應當然是下降啦,你卻敢不敢寫?論者受訪說,考生不會被以言入罪。對呀,但分數呢?天曉得考評局定出評分指引(marking scheme)或潛規則:答新聞自由度下降的卷一律低分!就算事後證明確無其事,考生當下在試場敢不敢講真話?升學前途啊,恐懼啊。人民有免於恐懼的自由,這個當局已信不過。

人曾經親筆寫出違背良心的說話,便難免墮落,久而久之為虎作倀。政府陷考生於不義。宋朝隱士林逋(967-1028)臨終以詩明志:「茂陵他日求遺稿,猶喜初無封禪書。」《封禪書》,是向統治者獻媚、歌功頌德的東西,林逋慶幸一生毋忘初心,由始至終沒寫過,乾乾淨淨,死落黃泉都不怕閻羅王翻舊帳。

我不奢望人人慷慨陳辭,但至少,不用講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