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被翻拍又翻拍,水準參差良莠不齊,而且好多是買下若干年版權胡改亂編,濫竽充數,影視皆然。
但翻拍金著是安全的,容易通過審批,即使原著藏有政治反諷或隱喻,多數不拍出來、拍不出來,所以「風險度低」。歷來不少作品,如《倚天屠龍記》就多個版本,俱往矣,亦不作比較,反正人人心目中有自己的至愛(和至憎)。
近日王晶於微博宣佈開拍電影版《新倚天屠龍記》,舊的沒看,新的更加不會看。但見網上一片罵聲,目為「造型大崩壞」,才吸引一瞅──因為做到「大崩壞」不易,需要高深功力。
原來各人造型除「驚嚇」外還成為恥笑對象,其實應是「選角」所致,例如40歲的林峯演張無忌,穿上斗篷是個肥矮大叔;文詠珊長期在大陸搵食,演趙敏徒具外形甫士眼神尤其空洞,近還因疫情下狠炒隨她打江山十多年的助手,被嘲無情無義,台前演有情有義就得費點勁了。其他的也有大卡士,肯定塞幾個大家不知是誰的晶女郎。
港人真慘,天天被迫面對自戀狂的毒娥(几上全擺三玉照,惡心!)、是非黑白混淆的PK黑警、諂媚奴才打手……比起來,再驚嚇的電影造型,也有其「顏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