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肆虐全球,經過多月來的封國禁足,在商業社會的角度來看,零售業受到最大影響,但隨着各地陸續復工復巿,普羅大眾逐步回歸正常生活,不少奢侈品牌已有所動作,一方面希望在復蘇階段刺激一下消費收復失地,另一方面又趁機加價提升品牌價值。「報復性行為」在現階段猶如一股經濟漩渦,為巿面帶來不少奇觀,見證後疫症時期帶來的「報復式」力量。
撰文:楊慧珊
平日的Gucci、Chanel、Hermès門外,一向逼滿各地遊客,但一個疫症令全球停擺,旅客人數寥寥可數,很多店舖都要暫停營業,而短期內都沒有外遊的機會,所有消費娛樂活動都沒有了。抑壓過後,報復性消費出現是預料中事。以內地第二大的Hermès店為例,上月恢復營業的首日,錄得1千9百萬人民幣的生意額,不少客人都有超過100萬的單次消費,驚人的銷售額創下開店以來最高單日業績。有着如此驚人的反彈,絕對是品牌計算之內,據悉品牌為首日開門特別搜羅了一些稀有袋款,例如特別版Birkin、鑽扣、鱷魚皮和其他特色配件等,務求增加營業額。對消費者來說,疫情過後有如重獲新生,這些忘我的消費行為是對自己的獎賞,也是紓壓。
店舖前現人龍
購物很大程度上是一種therapy,當我們因疫情而失去往日一直都有的娛樂和自由,使我們對一切消費和享樂活動的渴望比以前更旺盛,這些欲望會在疫情後一觸即發。香港Chanel店日前亦見人龍,客人趕緊在昨日加價前購物,而法國巴黎在復巿當日,奢侈品店舖出現人龍,人們在Louis Vuitton、Chanel,甚至Zara門外等候店舖開門,這兩個顧客群南轅北轍的零售店有着同一樣的現象,證明報復性消費不僅出現在金字塔頂端的人,而是整體性的。在疫情期間,大家都省下不少吃喝玩樂的錢,而最早開放的店舖,將會飲到這筆報復性消費的頭啖湯。
疫情令零售業生意大跌,品牌在報復性消費前,決定先加價,以盡量彌補疫情帶來的損失。先是LV、Chanel這些只有限量e-commerce平台的品牌進行加價,手袋的加幅尤其明顯,以LV為例,經典袋款如Neverfull、Speedy,和較新款式如Multi Pochette和Trio Pouch都在加價名單中,Neverfull大袋由1,510美元(約11,700港元)上調至1,580美元(約12,200港元),而Epi Twist Mini則從3,200美元(約24,800港元)升至3,400美元(約26,300港元)。
經典可以保值
Chanel的加幅比LV更高,手袋升幅達到17%,一個Classic Mini Square flap bag由2,680歐元(約22,420港元)升到3,350歐元(約28,000港元),而加價的官方說法都是圍繞生產成本、通貨膨脹和拉近匯率差額等。疫情過後,只有Chanel、LV和Hermès這些在奢侈品牌價值表中,名列前茅的品牌才有持續加價的資格,證明人們覺得經典產品可以保值,品牌越是加價越是保住了其價值。
更多精采時尚內容,盡在 http://add.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