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董建華及梁振英擔任總召集人的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出現的時機動機都令人費解,除了「拒絕被『攬炒』,選擇發展;拒絕被破壞,選擇法治;拒絕被撕裂,選擇團結;推動香港再出發」等空洞口號,大家都不知他們想出發往何處。
集合香港人一起再出發,應該先告訴大家目的地,也就是大聯盟的目標,而達成目標後就是聯盟功成身退之日。政治上的目標,無非就是23條立法、保住建制派在9月立法會選舉的過半議席,又或者成功實行一國一制,只要這些目標達到,自然就完成使命。
但是,立法會選舉有西環操盤,港府各部門則密切配合,該DQ的DQ、該重新劃區就重新劃區等。至於23條立法,兩辦及何君堯等人不也在不斷測試水溫嗎?既然已有多個部門及建制力量在做事,為何仍要成立再出發大聯盟呢?
扮嘢交差 做不成事
這個大聯盟,僅發起人就多達1,500多人,表面上是人多好辦事,但除了顯示建制陣營的團結,實際作用有限。立法會內會會議,工聯會陸頌雄一句「地產霸權」,就已「辣㷫」地產界代表石禮謙,高聲反駁話陸「你先最可恥」;發起人中,工聯會領袖就曾公開揶揄城中首富是「曱甴王」;發起人之間還有不少個人恩怨。他們粒粒皆星,有多少人會無私奉獻、落手落腳做事呢?
顯然,這樣的大聯盟不是真想做成某一件大事,而只是用來「交差」,應付北京特別是習近平的壓力。港澳辦、西環重組後高調介入香港事務,宣稱自己擁有對香港的監督權,且敲鑼打鼓,驚死全世界不知道。正所謂無聲狗才會咬死人,大張旗鼓批評郭榮鏗和黃色經濟圈,根本志不在此,只想讓領導人看見他們很落力,那是做騷不是做事。
同一道理,大聯盟的出現也是在做騷,做給北京看。面對目前的香港困局,他們在努力工作,希望可以協助中央穩定香港的局面。董建華雖然能力低,政治智慧欠奉,但勝在跟北京關係好,能掌握中共領導層的想法,做一場大龍鳳,能穩定香港政局甚至保住建制派多數議席固然好,即使失敗了,也是非戰之罪,到時候將責任推給外國勢力、港獨思潮就可以了。建制派被豢養多年,國家現在需要他們了,他們則以成立一個大聯盟去陽奉陰違,可笑呀!
這種伎倆在中共官場司空見慣。每逢發生重大傷亡的工業意外、交通慘劇、火災等,其他省市必定大張旗鼓地進行安全檢查,到風頭一過,一切照舊。在中國,村騙鄉、鄉騙縣,一直騙到國務院已非秘密,香港建制力量和港府也要合力騙中央呀。
林鄭接受《大公報》訪問,表明今年會「處理」通識科,梁振英即表示,大聯盟將在全社會包括校園宣傳法治,為香港教育提意見。這是尋找代罪羔羊以便向北京交代的老招數,建制派早就運用得滾瓜爛熟。2003年50萬人上街的「罪魁」是一報一刊兩支咪,於是大舉收編傳媒,甚至拒絕發牌給港視;港獨禍根在大學,於是全面改組大學管理層、撤換校董等;港人鍥而不捨爭取民主是外國勢力煽惑,於是動輒狠批民主派外訪;人心未回歸特別是年輕人港獨意識強烈,那是教育出問題,於是「處理」通識科。
從建議制訂送中條例、以禁蒙面法去阻止示威等,建制派一次次出昏招,北京當權者一次次中招,但這樣的蠢騷仍然演下去,因北京既不能直接強推一國一制,在香港又找不到不那麼蠢的人替他們賣命,明知被騙也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死忍!
潘小濤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