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勇有眸:常規以外的青光眼治療研究 - 譚智勇

有勇有眸:常規以外的青光眼治療研究 - 譚智勇

本文繼續為大家介紹有可能有利青光眼病情的研究。這些雖然是初期研究,而且未經進一步核實,但我樂於跟大家分享這些頗有趣味的新發現。

銀杏是一種抗氧化劑及游離基清除劑,被認為有保護神經的作用,早於五千年前已用於傳統中藥,但主要醫治哮喘、支氣管炎及循環系統毛病等。銀杏被認為能減低血液的黏性,改善血液循環,從而增強氧份的輸送。

2003年美國有一個有關銀杏葉萃取物的研究,在27個雙眼均已出現視力缺損的正常眼壓型青光眼患者(特點是眼壓錄得在正常範圍卻出現青光眼徵狀),分成AB兩組來進行比較。A組先持續四周每天三次每次口服40毫克銀杏葉萃取物,然後進行八周洗脫期,再服用四周安慰劑(沒有銀杏葉成份),而B組則把整個程序倒轉。結果顯示,兩組人在口服銀杏葉萃取物階段,平均視力缺損均有減少的現象,但眼壓、血壓或心跳則沒有顯著變化。團隊推測,原因可能是銀杏葉萃取物改善了眼血管的循環,而視神經血液循環變差是正常眼壓型青光眼的可能成因。

過高的眼壓會損害視神經並破壞視力,對於慢性青光眼病人,管理眼壓以維持在安全水平是十分重要。除了常規的減眼壓治療,你可有想過原來按耳穴也有可能改善病情?

2010年,在台灣有一個有關「耳穴貼壓降低青光眼病患眼壓之效果」的先導型單盲隨機臨床試驗。團隊把33位慢性青光眼病人分成兩組,一組接受耳穴(腎、肝、眼)耳珠貼布刺激,及為期四周每天兩次的規則按摩;另一組僅在耳穴(腕、肩、下頜)接受耳珠貼布刺激而不進行按摩,然後進行治療前後比較評估。結果發現,耳穴貼壓組與治療前比較,眼壓及視力得到明顯的改善,而最明顯的降眼壓效果發生在耳穴貼壓治療後的三至四周,但其限制是眼壓會在治療終止四周後反彈,甚至攀升至原本的水平。

因此不論是銀杏葉萃取物還是穴位治療,我們還是需要更多的數據、更大型的研究、更長時間的退進,來確認這些新療法的長遠實效和相關的局限及潛在副作用,從而令廣大病人得到最妥善的照顧。

譚智勇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眼科中心總監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