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其團隊在實驗室首次利用中華菊頭蝠腸道幹細胞,成功培養首個蝙蝠體外腸道模擬器官,發現很小量武肺病毒即能感染腸道模擬器官,證明病毒很大機會來自蝙蝠。研究亦顯示病毒可感染同樣於實驗室建立的人類體外腸道模擬器官,反映病毒可感染人的腸道。
武漢肺炎病毒與沙士冠狀病毒基因圖譜相似,研究人員認為蝙蝠模擬器官有助研究武肺病毒。袁國勇與該系助理教授周婕的研究,刊登在最新一期《自然醫學》雜誌。袁表示,該系實驗室曾利用人的成體肺部及腸道幹細胞,製成人類體外肺部及腸道模擬器官,研究可由動物傳人的動物病毒。今次團隊利用成年中華菊頭蝠的腸道幹細胞,製成蝙蝠體外腸道模擬器官,研究武肺病毒。
可感染人類腸道
結果發現,病毒在中華菊頭蝠的腸道模擬器官有效生長及複製;即使從確診病人糞便中分離出的很小量武肺病毒也能在模擬器官生長,顯示病毒可感染蝙蝠腸道。研究結果顯示武肺病毒很大機會來自蝙蝠,病毒才能在腸道模擬器官生長。
研究又利用武肺病毒感染人類腸道模擬器官,顯示病毒可在模型有效複製。研究人員也能從確診病人的糞便分離出武漢肺炎病毒,反映病毒可經糞便傳播。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