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困局的ABC - 陶傑

西方困局的ABC - 陶傑

西方哲學家黑格爾對中國的評論甚豐。黑格爾推崇科舉:「中國人人平等,而唯有才能勝任者得為行政官吏,因此國家公職俱為有才智與學問的人充當。」

全國縣市城鎮的平民子弟,只要用功讀書,層層應考,都可以成為治國的官員。

但是黑格爾不懂中文,他不知道科舉考試課程只是千年不變的八股文。中國科舉並無獨立思考的鼓勵與要求,只求文筆宏麗與對孔孟典籍的訓詁與解釋。

這種考試方法雖然開放而公正,但內容停滯而陳腐。因為考試內容閉塞,即使提拔到京師翰林院,這等「精英」也不能做領袖,只可為帝國的奴才。

因此黑格爾及時結論:「這個文明大國已經停滯不進,中國文化思想的中心人物:孔子全無自然科學意識,而且是一個凡有舊的均有價值;凡是新的均認為無價值的民族。」

黑格爾沒有去過清國,不明白中國的科舉制度明明很好,與中國人的民族質素為何有如此矛盾。

東印度公司來到遠東,英國人實地考察,明白了一些。他們知道科舉提供的只是所謂「滿大人」(Mandarin),亦即「政府公僕」(Civil Servant)的考核,以科舉為「做官」之選拔。英國人將科舉制度帶回去,認為公務員通過考試,最多只能做執行的Undersecretary。靠這套制度不夠,必須以議會民主的另一制度產生有見解政治家,讓不同政黨的另一類的精英,來領導英式科舉產生的公務員系統。

亦即科舉的精英,只是A隊;要議會民主的另一制度精英B隊,來駕馭A。

世界進入網絡時代,B隊的精英也出了問題:四五年選一次,政綱須應付短視而急功近利的選民。

在AB之外,西方又湧現了金融銀行精英的C隊。

C這條投資銀行專業精英線,雖也讀書精靈,個個優材,但眼中只有利潤,並無底線。C背叛了B多年代表的不同政治理想,C並無任何信仰,更將A視為無出息的公僕機器。

近年AB無人,「人才」流向C,正如荷李活人才流向Netflix。C在華爾街與中國熱資勾搭上,C回頭變成西方國家內部的中國內應縱隊,操控了C。

ABC三大精英系統,形成的統治階級,在B和C一手推動的全球化中,與西方的民粹之間又產生了衝突。川普現象,應運而生,同時遭到ABC之詛咒。

而「中國製造」混入了全球化列車裏那幾節西方的車廂。此時上帝出手,一場武肺,搞得病毒全球傳播,世界慢慢變成韓國片「屍殺列車」。

最終由達爾文主義來收拾。一場精彩大戲,好看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