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武漢肺炎重創本港各行各業,政府豪擲810億公帑推行「保就業」計劃,本月25日起接受申請。計劃最新涵蓋至65歲或以上僱員、建造業和飲食業員工,連強積金戶口沒有供款的自僱人士亦受惠,惟仍存兩大漏洞,包括未能阻止企業減薪或迫員工放無薪假,部份年長僱員亦可能因欠強積金戶口而未能受惠。
特首林鄭月娥昨在行會前會見傳媒,宣佈合資格僱主25日起可申請保就業計劃,申請期三周,第一期將涵蓋6至8月的三個月工資補貼。
計劃亦作四項調整,包括涵蓋65歲或以上仍有強積金戶口的僱員、將建造業和飲食業納入計劃、自僱人士只須3月31日前開立強積金戶口及未有取消亦可申請,以及僱主可自由選擇去年12月至今年3月其中一個月份作為申報員工數目的月份。林鄭稱,計劃原則是簡單易明及容易申請,並且迅速發放款項,涵蓋廣泛,認為經過修訂後的版本更符合以上原則,能令更多僱員受惠。
不過,遲來的補貼難保已被裁減員工的飯碗。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批評林鄭圖以小修小補掩飾計劃缺陷,近月屢傳出大企業裁員消息,包括國泰航空和美心集團,反映計劃未出台已「摑咗政府一巴」。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傍晚於記者會上亦被問及政策是否未推就失敗,他未有正面回應,僅指員工流動每月都會發生,目前希望保住3月份就業人口,希望僱主申請補貼,未來增加招聘。
長者無強積金戶口恐被炒
即使未有裁員,企業亦可逼員工放無薪假或減薪,同樣可申請補貼。蒙兆達舉例,富臨集團員工被迫放三個月無薪假事件,正是事實擺在眼前,但林鄭卻隻字不提,「成個思維根本冇改變過,都係保企業,企業攞到錢就唔理僱員入息保障」。他批評計劃改動聲稱放寬條件,令更多僱員納入計劃,實情是讓僱主有更多「人頭」領取更多補貼自肥。
計劃改動後,涵蓋65歲或以上仍有強積金戶口的僱員,受惠人數增加約六萬人。以多數基層長者任職的清潔行業為例,香港環境衞生業界大聯盟召集人甄瑞嫻表示,九成長者都沒強積金戶口未能受惠,「唔使供強積金都係佢哋﹙獲聘)優勢,啲錢每月都手緊,仲點會搞(自願供款)咁多嘢呀」。
她擔心,計劃下如僱主出現經濟困難或合約遞減,65歲長者會成為高危被炒一族,「要交人頭畀政府喎,老闆梗係優先保住有強積金戶口嗰啲先啦」。
羅致光亦承認保就業計劃無法完全補漏拾遺,但扣除其他防疫抗疫基金計劃後,料未能受惠的65歲或以上人數相當少。
■記者梁銘恩、盧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