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中綫報告】
【本報訊】本報2018年踢爆沙中綫紅磡站擴建工程問題,其後政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聆訊歷時一年多,最終調查報告昨公開。委員會認為紅磡站地盤施工過程出現連番失誤,建築工程管理未達合理水平,狠批港鐵及承建商禮頓出現嚴重失誤,政府作為監管一方須負部份責任。不過,身為問責局長的運輸及房屋局長陳帆僅就事件向公眾致歉,未有回應會否下台,又卸責港鐵及拒絕表態追究禮頓。有立法會議員炮轟陳帆不負責任。
記者:梁御和 伍雅謙
終極調查報告共有273頁,認為紅磡站工程出現多項違規,包括鋼筋被剪短、未獲政府批准即改動施工方法,將鋼筋由搭接方式改為螺絲帽接駁、用以監察施工正確無誤的檢查及測量申請表格(RISC form)缺失甚至事後補交等,結果委員會只能靠證人含糊不清的口頭證供嘗試確定實際情況。
陳帆拋給新監管機構
委員會斥工程出現不少令人無法接受的問題,裁定港鐵及禮頓須對各自管理和監察系統出現嚴重失誤負責,政府作為監督者同樣須負責,直言「政府不是被動的旁觀者,而是主動的參與者」,更點名批評路政署顯然未及時發現缺失之處,多次未有採取堅決行動,確保港鐵採取措施修正。惟委員會認同若工程進行適當措施後,紅磡站是安全及適合作預定用途,毋須拆卸重建。
運房局長陳帆昨出席記者會時亦試圖向公眾派「定心丸」,稱政府考慮所有工程專家意見,認為只要完成報告提出的加固工程,紅磡站可繼續使用。他又指,為讓沙中綫盡早通車,港鐵一直同步進行相關措施,包括加裝鋼筋、加厚牆身或月台層板等,預計今年中完成,政府已加強巡查及抽查,包括派政府人員留守工地。沙中綫屯馬綫可望於明年完工,過海段料可於2022年全部完成。
對於委員會指政府須為工程失誤負責,陳帆承認自己及政府有責任做得更好,事件令市民失望,願向市民致歉,又稱會與團隊繼續努力,但未有回應會否問責下台。陳更卸責指施政報告已提出成立新的鐵路監管機構,將加強監管日後推展的新鐵路發展項目,意味日後監管鐵路工作將「交波」予新機構。
港鐵行政總裁金澤培昨就沙中綫事件表示歉意,稱港鐵現階段會着力沙中綫盡快通車。禮頓則未有回應報告。
陳淑莊促交代會否索償
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委員陳淑莊對報告指禮頓在事件要承擔的責任程度抱有懷疑,認為政府及港鐵在記者會雖表示歉意,但欠缺誠意,更避而不談責任問題,強調政府應交代會否向港鐵索償,又對是否由委員會在結論中提出工程安全表示懷疑。
另一名委員田北辰亦對報告感到失望,批評未有回應剪鋼筋情況,因政府沒檢驗所有鋼筋。他又認為港鐵不應收取項目管理費,更應將禮頓列入黑名單,不容許禮頓投標任何新鐵路工程。
在事件中作為吹哨者的沙中綫分判商中科興業董事總經理潘焯鴻昨日質疑報告確認沙中綫紅磡站結構安全的說法,將會就報告提出司法覆核,批評報告忽略有三成螺絲帽接駁欠妥等情況,又指報告一旦判定紅磡站安全,將令港鐵與禮頓被法律追究的程度減少,變相放生港鐵及禮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