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術論文再被揭造假。今年4月,國際著名學術出版集團施普林格(Springer Group)旗下期刊《多媒體工具與應用》,撤銷了33篇論文,加上該期刊近兩年撤下的另八篇論文,總共有41篇論文被撤,其中39篇論文的主要作者來自中國。事件在中國學術圈掀起一次規模不小「地震」。
兩年撤39篇
據內媒報道,該39篇來自中國的論文被撤銷,撤稿理由包括剽竊他人未發表手稿、操縱作者身份、試圖顛覆同行評議發表系統、抄襲內容、未經允許不當複製圖像等等。事件牽涉到中國數十間學府、科研機構和公司,更令人尷尬的是,部份論文還獲得中國政府的項目資助。
報道指,這已非中國學術圈在國際刊物首次集體出醜。2017年4月,施普林格集團旗下的《腫瘤生物學》雜誌一次過撤銷107篇中國學者的論文,原因是同行評議造假。2015年8月,該集團撤回旗下10本學術期刊發表的64篇論文,絕大部份也來自中國。事件引中共當局關注。教育部、科技部日前發文要求規範學校論文評價導向,但因學界觀念不改,在國際期刊發論文仍是晉升、爭科研項目、基金資助等的評定標準,故造假風氣難改。
《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