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國正封關力阻武漢肺炎病毒擴散,不少港人都為無法離港旅遊而叫苦,但有分析認為即使疫情過後各地邊關重開,國際旅遊市場都可能萎縮,因搭飛機不再是我們所想那回事——登機前四小時要抵達機場、廉航機票不再廉宜、飛機餐或要自備;飛行體驗要回復至疫情前水平有機會需時五年,甚至永不復返。
以往「登機三件事」——辦理登機手續、接受安全檢查和過關一般需時一、兩小時,但由於登機前強制健康檢查很可能成為後疫情年代的常態,乘客及其行李也極有機會要消毒,例如前者或須進入如香港國際機場正試用的全身消毒通道,分析多數估計旅客候機時間將倍增。不過,阿聯酋航空似乎為期待再出發的旅遊愛好者帶來好消息,因它目前在杜拜機場為即將登機乘客進行的武漢肺炎病毒驗血測試,只需10分鐘就有結果。
疫情過後,機場亦可能為防疫而設非觸碰式機器辦理登機,據報阿布扎比機場現已開始試用,該機器甚至可為旅客量體溫。
冷門航線將被淘汰
為了讓乘客可在機艙上保持社交距離,有建議航空業界騰空機艙約三分一座位,但有分析指要保持兩米距離的話,其實要騰空機艙80%座位。航空公司如美國的達美(Delta)已承諾空出三連位的中間位隔開非同行者,飛機設計師亦在研究於座位之間增設隔板。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總幹事迪朱尼艾克指,疫情後的機票價格很可能因社交距離政策而上漲50%。廉航財政將大受打擊,因普遍要飛機座位80%滿才可回本,但在社交距離政策下不可能,加上航機每次降落後機艙都要清潔,成本增加之餘,額外的清潔時間亦令飛機無法如往般做到30分鐘內回程,變相減少飛行次數及收入,因此疫情後的廉航不是加價,就是倒閉。另外,較冷門、不賺錢的航線未來會被淘汰,航班班次亦會減少,旅客選擇範圍將收窄。
乘客以後要在機上幾乎全程戴口罩,似乎不令人意外,達美、聯合航空等公司已公佈相關要求,而飛機餐飲都會有翻天覆地的改變,如聯合的飛機餐全為預先包裝食物及密封飲品,達美就鼓勵乘客自備食物以減少空中服務員與他們的接觸。部份公司更以衞生為由,不再在機艙擺雜誌。
或需五年回復水平
航空業顧問公司Aviation Advocacy總裁查爾頓認為,即使武漢肺炎疫苗現在從天而降,旅行搭飛機的體驗都要至少兩年、甚至五年才回到疫情前水平;波音亦預期至少2023年才可回復2019年水平。澳洲旅行社Intrepid行政總裁桑頓更悲觀,認為機上社交距離措施會如因空中恐怖襲擊頻繁而出現的手提行李液體限制般,成為新常態。
英國旅行社Fresh Eyes創辦人盧瑟福就認為,人們今後很可能會減少國際旅行,反過來選擇不用搭飛機的本地旅遊。
英國廣播公司/《泰晤士報》/美國《福布斯》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