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專題:只簽巴斯克手足 畢爾包黃圈典範 - 蘇威

體育專題:只簽巴斯克手足 畢爾包黃圈典範 - 蘇威

畢爾包創會122年,一直堅持只起用本土球員,仍然在西甲屹立不倒,更孕育出古里路、艾斯巴利亞及拿樸迪等幾代球星。堅持、信念、調整,是這支紅白兵團對抗時代的最大武器,值得香港黃色經濟圈借鏡。
文:蘇威

1898年,大清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把新界租借予英國;同年,遠在西班牙的一群學生受英國足球文代影響,創立了畢爾包,現時的紅白直間傳統主場球衣,正是從修咸頓取樣出來。1912年起,畢爾包有一條不成文規定,球員必須要於巴斯克出生或小時候在巴斯克受訓。經過足球發展的衝擊下,這條例已經在保持核心價值下作出調整,現在就算球員的父母並非來自巴斯克,自己不在巴斯克出生,甚至不在巴斯克成長,但只需要於巴斯克球會受訓,也可以效力畢爾包。

巴斯克人上街支持加泰羅尼亞爭取獨立,高舉兩自治區的旗幟。資料圖片

香港市民不論男女老幼,上街反對《逃犯條例》爭取公義。資料圖片

人才有限? 總成績僅次三巨頭

雖然可以使用的人才有限,但不代表畢爾包在世界球壇毫無競爭及立足之力。在西甲歷史中,畢爾包曾八度封王,僅次皇家馬德里、巴塞隆拿及馬德里體育會這三巨頭,更勝近年新貴華倫西亞。再者,他們更是在皇馬及巴塞之外,另一支從未試過降班的球隊。若單看西盃,畢爾包更厲害,以23次成為奪冠次數第2多的球隊,今季也殺入決賽,將跟同市宿敵皇家蘇斯達對撼(見另文),有機會收窄跟西盃王巴塞(30次)的差距。除了男子隊之外,畢爾包女子隊在2002年成立後,同樣只簽本土球員,但仍然能夠五奪西班牙女子甲組聯賽后冠,成為西甲最成功的女子球隊,近年就算成績下滑,但依舊經常打入三甲,實力相當。

巴斯克地區曾多次爆發爭取獨立的示威,防暴警粗暴對待示威者。資料圖片

香港警察在拘捕年輕抗爭者的過程中,肆意使用暴力。資料圖片

經營困難? 真本土青訓生金蛋

「我們不太需要金錢。」曾擔任畢爾包會長的烏魯迪亞曾豪氣地表示。根據近年轉會紀錄,畢爾包因為補充新血的難度比其他球會大,所以向來企硬不出售球星,各方豪門只能夠死死地氣付出買斷價方能成功搶人,如18年以史上最高門將轉會費8,000萬歐元加盟車路士的阿列沙巴拿加(Kepa)。一如所有離開畢爾包的青訓球員,Kepa對母會心存歉疚:「那是我的家,現在仍每天留意他們。」

至於前鋒蒙尼恩在出道時已獲不少強隊青睞,但一直不肯說再見,早前續約時,更自願取消買斷條款,one life one club之心路人皆見,「我很高興可以取消那條款,我們之前有球員離隊,令大家都很傷心,這是我向球會展示忠誠的方法。」名將艾斯巴利亞認為,這裏令所有人都找到家的歸屬感和自我認同感:「畢爾包跟其他球會的分別在於我們的哲學。我們所有球員都來自這裏,所以球迷跟球員的距離較小。」

在球場內,畢爾包堅持真本土,在球場外也一樣,表裏如一。他們在08年因為財政出現問題,不得不打破「心靈純淨」的傳統,尋求球衣胸前贊助,但也不會被金錢蒙蔽雙眼,先後兩個贊助商都是巴斯克企業。

畢爾包球迷自製紙牌,在2012年歐霸盃決賽中支持心愛的球會。資料圖片

香港不只年輕人關心抗爭者,年長市民亦舉牌支持被捕的手足。資料圖片

滅藍經濟? 港黃圈退讓打持久戰

在鄰居皇蘇早就放棄只簽本土兵的情況下,畢爾包一直「自找」限制,資源自然比不上對手,跟香港的黃色經濟圈有不少相似的地方。香港在反送中運動爆發後,黃藍兩營的分隔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壁壘分明,衍生出黃色經濟圈,即抗爭者在消費時,只會光顧抱有相近政見及理念的黃店,杯葛支持逃犯條例、親共、支持香港警察的藍店。黃店地圖、黃店指南app紛紛出爐,藝人杜汶澤節目《YellopenRice》、《蘋果》節目《黃店拯救隊》更出手幫助有經營困難的黃店。

早前有批評黃色經濟圈不可能長遠運作下去,事關這些黃店都需要建基於藍營,如使用東江水、業主或是藍絲、原材料來自大陸等。不過,黃色經濟圈的目的,從來不是消滅藍色經濟,堅持本土意識的同時,不代表不能夠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作出退讓,就像畢爾包於簽人傳統上也曾經作出多次調整,要不然,大家不會看到法國籍的拿樸迪曾身穿紅白戰衣,全因此子踢過巴斯克一間球會的青年軍。

畢爾包主場聖馬美斯是巴斯克人聖殿之一,周邊小店獲球迷支持。資料圖片

香港抗爭者身體力行支持黃店,撐起黃色經濟圈。資料圖片

生意大跌? 文宣改變五一模式

畢爾包創會已經122年,大家也要預期黃色經濟圈都是數以年計的長久戰役,必會有起有跌,有勝有敗。不少黃店於武漢肺炎疫情下生意大跌,不斷告急,在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就有不少網民製作文宣,呼籲大家改變一直都是由內地自由行作主導的五一黃金周消費模式,成就一個全屬香港人的五一黃金周,撐起黃色經濟圈。五一當天,不少黃色餐廳都有顧客大排長龍,更有老闆表明生意上升了50至60%,這些都證明了黃色經濟圈的成效。

皇馬在歐聯三連霸,巴塞成就三冠王,這樣的豐功偉績固然誘人,但畢爾包明白自己的定位,明白自己需要的是甚麼,一邊能夠堅持自己的身份,一邊能夠成為西甲中堅分子,球迷亦一直非常忠心及驕傲,這樣對他們來說已經足夠了。誠如香港現時的情況,或許有人覺得文化、政治、身份這些問題,太過流於精神層面,在香港地始終是「搵食搵錢最重要」。對,向世界潮流跪低成就發展,的確有機會賺得大把鈔票,這是選擇的問題,你可以選擇做皇馬,也可以選擇像畢爾包那樣,帶着身份認同去走自己認為對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