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艾曉明 - 顏純鈎

我的朋友艾曉明 - 顏純鈎

寫了方方,想起另一位武漢女學者艾曉明。

我認識艾曉明。她是大陸最早一批研究香港文學的女學者,早年在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教中文,後來調到廣州中山大學,任中文系教授,在專業上卓有成就。

艾曉明後來廣為國人知道,是她與一批大陸自由派知識分子,致力於維護社會公義,關心民瘼,批評政府。汶川地震後,艾曉明主持調查被豆腐渣校舍害死的學童,做了一系列實地採訪的視頻。她與大陸體制內改革派和體制外公共知識分子,有一段時間相當活躍,近年來被政府打散了,退休後,她在武漢照顧老病的父親。

艾曉明最令人敬佩的一次出位行動,是因為海南島有學校校長帶女學生去開房,有位叫葉海燕的維權人士,舉牌抗議,寫着「開房找我,放過小學生」,結果葉海燕被公安拘捕。艾曉明為葉海燕抱不平,脫去上衣,裸露胸部,在胸口寫上「開房找我,放過葉海燕!」

一個大學者,如此豁出去為公義發聲,令七尺男兒為之汗顏。

直到最近,我才看到艾曉明的武漢日記,因為沒有像方方那麼廣為人知,看過她日記的應該不多。以日記這個文體來說,艾曉明的日記比方方的更有文采,方方是實話實說,有什麼記什麼,有一些個人議論和感慨,艾曉明在記事的同時,有更多個人抒發,真情流露。

在疫症蔓延中,艾曉明的父親過世了,雖然不是因為肺炎,但也經歷了疫情凶猛時武漢人共同面對的、親人離世那些錐心的日子。喪事草草,死別吞聲,她在送別父親的前後,還參與義工工作,幫助運送抗疫物資到醫療前線。我們無法想像的是,在那些醫護人員沒日沒夜救死扶傷的日子裏,女性醫護人員連衛生巾都沒有,需要遠在北方的義工們募捐數百萬巨款,購買衛生巾,千里迢迢送到武漢。

董橋先生說過,新聞是歷史的草稿,可以說,日記是歷史的素材。每個人都可以寫日記,從不同的側面描述現實生活,所有人的日記合起來,就是一部細節豐富的歷史。國難當頭,時代遽變,沒有什麼比日記更可以真實生動地記載當下的現實,而一個連日記都容不下的國度,既沒有出息,也不會有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