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之前看到一段珍貴的YouTube短片,是1995年日本高中籃球Winter Cup總決賽,能代工高對仙台高校。不少人都知道,現實中的日本高校籃球霸主能代工業高校,就是漫畫《男兒當入樽》(Slam Dunk)中的終極對手「山王工業」的藍本,而這影片節錄了比賽下半場開打的幾分鐘,完全就是漫畫中「湘北山王戰」同一時段的真人版本,能代一開球就施以全場壓逼防守,接連令對手無法帶球到前場,多次製造抄截然後得分。再加上仙台隊所穿的正是紅球衣,眾多《入樽》迷網友看了,就更大呼跟漫畫「一模一樣」。
這陣子無球賽可看,再加上不久前井上雄彥出版了最新的第二部《入樽》畫集,令我興起又把漫畫找出來重看一遍之念。我擁有兩套《入樽》漫畫,一套是中文完全版,一套是日本元祖31冊單行本,在空間異常珍貴的家中,有此「儲兩套」優厚待遇的長篇漫畫就只得它了。由於最近我自己也在寫籃球小說,這次再看特別留神欣賞球員的內心感情描寫,又有了一些新感悟。最有趣是其中陵南隊的福田吉兆一段,講他被罰禁止球隊活動後,在街頭球場稀少的日本無籃可射,只得在空地練運球,向着一無所有的天空射球。近月香港所有球場封框,我也是只能這樣練球,完全感同身受。
最近的公牛隊紀錄片《The Last Dance》播放中,很多新一代球迷和網民這才發現,當年有籃板王洛文(Dennis Rodman)這一號奇人,紛紛用「真人版櫻木」去稱呼他。在亞洲地區,一個漫畫中的虛構球員,比現實中一個NBA名人還要廣為大眾所知,網路媒體竟是用前者去形容後者,這也反映出《入樽》漫畫的影響力是如何雋永。
喬靖夫
小說家+武道狂+籃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