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疫之初 華府拒美口罩廠增產

爆疫之初 華府拒美口罩廠增產

美國早在1月發現首宗武漢肺炎病例的翌日,號稱本土最後一間口罩生產公司就主動聯絡聯邦政府,稱可每周增產170萬個N95口罩,但政府當時反應冷淡。到全國陷入缺乏口罩困境,政府才以行政手段迫使私營企業增產。

每周可增產170萬N95

位於德州沃思堡的醫療用品公司Prestige Ameritech在1月22日、即美國出現首宗病例後一日,接獲包括香港在內的大量N95口罩定單。公司創辦人鮑恩(Michael Bowen)認為,本土口罩供應下降涉及國家安全,故電郵聯絡衞生及公共服務部(HHS)高層,稱仍有四條與N95口罩相似的新生產線,啟動雖困難且昂貴,但在嚴峻情況下仍可實現。

惟HSS助理部長卡德萊克(Robert Kadlec)表明無興趣,部門另一主管沃爾夫(Laura Wolf)同日回應,「我相信政府仍未需要回答你這問題」。但鮑恩堅持生意其次,其公司是本土最後一家主要口罩企業,若情況轉差願意協助政府,惟華府無接受鮑恩意見。時至今日,美國仍有每月可生產700萬個口罩的生產線未有投產。

聲稱遭總統特朗普報復調職的華府高級科學家布賴特(Rick Bright),在向政府提交的申訴報告中,亦有提及他曾就口罩短缺問題、特別是鮑恩的建議向卡德萊克及其他HSS領導層施壓,但無濟於事,1月26日向副手的電郵寫道,高層對鮑恩的警告似乎充耳不聞。HHS拒評事件,但有知情的高官形容鮑恩確有先見之明,但現實是部門無錢去做。
美國《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