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化表決前夕 碎股黨襲利豐 神秘基金添9股東 各持1股

私有化表決前夕 碎股黨襲利豐 
神秘基金添9股東 各持1股

【財經專題】由馮國經、馮國綸家族掌舵的利豐(494),將於明天表決私有化,結束近28年的上市地位。本報調查過戶處紀錄,發現近月有小股東將股票由證券行提取,轉到中央結算作實貨持有,大打「人頭」戰,堅決反對私有化;亦有神秘基金註冊碎股,增加投票股東人數,顯見反對及支持一方勢將大角力。
記者:王琳

利豐今次提出每股1.25元私有化,較停牌前0.5元溢價150%,亦較每股資產1.155元溢價8.2%;但較股價歷史高位卻低近九成,惹來不少小股東不滿及行動。

利豐馮國綸(右)與馮國經的私有化大計,或面對碎股黨及神秘基金圍攻。

登記股東兩月增164人

由於利豐於英屬百慕達註冊,私有化議案如要通過,除需獲75%投票股數贊成,及少於10%非利害股東股數反對外,亦需過「數人頭」一關,即參與投票的股東人數要有過一半投贊成票。

本報在3月私有化提出後不久及於上月底,兩次查閱股東名冊,顯示期間登記股東人數由838人增加了164人至1,002人,註冊地址分別位於中、美及德國等,當中有18個股東僅各登記1股。其中有一家對沖基金Pentwater,以旗下對沖基金公司名義,在4月17日成功註冊九位股東,每個股東僅持1股。據該基金網站顯示,他們2007年成立,主要集中於進行事件套利(event-driven)如私有化等。此着估計是為增加更多可投票股東人數。

利豐私有化由馮氏家族夥拍中資財團GLP提出。GLP從事物流及房地產投資,2017年由高瓴資本、中銀投資及萬科等組成財團收購;巧合地,高瓴資本過往在私有化方面甚有獲利經驗。

高瓴資本三年前曾組財團私有化另一家上市公司百麗,惟百麗在私有化前,卻被傳媒揭發突有大批只持一手或碎股的小股東,在股東名冊出現,大部份報稱地址是百麗總部;證券界當時估計,相關員工持股權在「數人頭」表決時能發揮關鍵作用。

百麗急發公告解畫,指有300名僱員「自發」斥資收購公司股份參與投票;最終雖然不是每名員工都有投票,但表決時因有近七成股東人數贊成、並符合其他條件,私有化獲通過。私有化後不足三年,百麗去年再分拆運動鞋零售業務滔搏(6110)上市,現市值逾570億元,較百麗私有化時的530億元更多;持股達57%的高瓴資本,回報相當豐厚。

另外,據私有化大法院指示,經證券行或銀行持有股份的投資者,可給予指示投票贊成或反對私有化;但理論上,一間證券行或銀行無論有多少人持有股份,及無論持股多少,最多只能投一票贊成、一票反對,反觀轉作實物持有的投資者,只要名字在股東名冊上出現,即使只有一股,即可視作一票。有投資者為增加支持己方的「人頭」數量,都將股票轉為實物持有。

「私有化作價唔着數」

本報在登記處找到一位小股東王先生(化名),他正準備將股票由證券行轉倉到中央結算並持實貨,並指明天必出度會議投反對票。他認為股價在私有化前一年已跌大半,提出私有化時間更是在3月股災大跌時,簡直是「趁(股)價病攞人命」。「淨係利豐嘅物流業務,都值一個二亳半(即私有化價格),現在簡直是免費送埋貿易業務畀佢(大股東)」,王先生批評私有化作價對小股東「唔着數」,屆時會集合其他小股東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