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導航】周五公佈季檢 信置恒隆高危恒指勢納阿里、美團染紅

【投資導航】周五公佈季檢 信置恒隆高危
恒指勢納阿里、美團染紅

本港在各行各業均出現華資退、中資上局面,金融體系上當然包括金融機構及其僱員,漸由中資及中國僱員取代港資港人,股市更早已是中資股天下。恒指在數量及比率方面,港資仍勉強維持大多數局面。不過,將於周五公佈的恒指季檢,坊間認為將幾隻大型同股不同權科技股(W股)納入恒指已是必然發生的事,分別只是今季會否即時納入;而被剔走對象,極可能是華資地產商。下次恒指換馬勢將改朝換代,並意味恒指正式染紅。

市場料今次恒指季檢會一併公佈W股染藍的諮詢結果。按恒指公司規定,列為恒指成份股要求為上市公司24個月平均市值,以及12個月平均成交符合要求;另設的快速納入要求,則為檢討時上市公司市值達港股頭五名、上市滿三個月即可納入;排名6至15位,則可於上市後六個月納入,排名21至25位可於上市後18個月納入。

三隻本地上市的W股阿里巴巴(9988)、美團點評(3690)及小米集團(1810),市值分別為4.15萬億元、6,503億元及2,694億元;阿里巴巴市值比騰訊更大,位列第一。美團已上市20個月,按市值排第11;小米上市至今近23個月,排第22位,三者同樣夠資格入藍籌。

恒指公司將公佈季檢,預料W股染藍勢在必行,部份本地地產股則可能被剔走。

地產股成交市值雙低

股評人古天后指,今次恒指季檢應會同意可納入W股和二次上市股份,但這一季即時納入三股機會僅「五五波」,亦未必會一次過納入三股;而三股中料先納入阿里巴巴,因其市值最大。如有W股入圍,恒指目前以地產股較多,可能將市值較低的信置(083)或恒隆(101)剔出。

染藍W股基本上明顯不過,反而被剔走股更耐人尋味。恒指10隻市值最細的公司之中,本港地產股竟佔五隻,其中信置、恒隆及太古A(019)更是雙低,低市值、低成交。例如信置,年初至今日均成交僅7,700萬元,是各藍籌中最低,全港計排第237名,不少市值更低的股份成交也比其高。

不過,地產股在恒指比重僅佔10.83%,卻佔11隻,市值及成交代表性不足之餘,數量上卻有過份代表之嫌;即使有其他股份例如瑞聲(2018)市值更低,但因同類工業股在港股市場中買少見少,故剔除的對象更大機會是本地地產股。

加入新經濟股助估值

李聲揚則指,雖然容許同股不同權的股份入恒指是個大勢,但未必如此快,料今次只會宣佈諮詢結果。他又指,現時藍籌內僅得騰訊一隻科技股,阿里巴巴市值大、盈利佳,加入後理論上對估值有幫助。古天后則認為,如加入相關股份,更能反映港股交投實況;加上目前恒指成份股中,僅得騰訊屬科技股,實有需要加入更多新經濟股,以反映相關企業對實際經濟情況的影響力。

恒指科技股實際上僅得騰訊,佔比11.3%;中港房股合共佔10.8%。反觀美股,標普科技股佔比26.5%,地產只佔2.8%。不過科技股未必獨大,例如英國富時100指數,最大佔比為消費及金融,分別佔18%及17%,科技股僅佔1.2%;但地產亦只佔1.14%,地產股應為香港獨有現象。

恒指來自港資的公司佔46%,輕微多於中資的44%;但華資退、中資上的政治議程,加上實際交投差異巨大,恒指實際染紅、成為中資主導只是必然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