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力與運氣 - 楊靜

運力與運氣 - 楊靜

和數據藝術家aaajiao聊天,學到一個新詞:運力,computing power。大概是指人(或電腦)的運算能力、處理數據的能力,運力決定你能看到和掌握的信息量與信息內容。

簡單來說,今天你或我在fb、Twitter或IG發布一則內容,天時地利人和,忽然有人轉發,其中有一兩個KOL,然後一傳十、十傳百,一不小心就風生水起。

犀利嗎?Yes and No。

對你來說,當然犀利,但對平台而言,今日你被轉發一萬次,和你家樓下肥仔轉發同一內容或風馬牛不相干內容一萬次,沒區別。更可悲是,對於看到內容的人而言,誰轉發也不重要,甚至一定時間後,內容都不重要,點擊數、like數才是讓我們腎上腺素升高,手不受控制想要點點的罪魁禍首。

是的,人類現在已對這些數字產生生理反應。雖然心底還是懷疑,一萬個人裏幾個是真幾個是bot,但bot也無妨,反正哪裏都有bot,有bot說明有能夠bot的資本以及被bot的價值。誰都看不見誰的年代,機器NPC和人類NPC有本質差異嗎?聊到此處是因為看到古老狗血故事又上演一遍:知名脫口秀藝人打下江山後,被平台打壓,漸漸消失在風雲中──唱片業演過、電影業演過、更多不知道地方也演過。

哪怕被幾百萬千萬人喜歡過,運力依然有限,分分鐘大平台(公司、國家、網路)都可以讓你不被看見。運力也許是我們這世代運氣的變種──能夠處理更多數據、看到數據,從幻相裏一層一層跳出來,不被信息差蒙蔽,不為假新聞買單,僅此而已,已是少數人的權利了。

我問藝術家怎麼辦,他說,基本上,這個,很難。但還是有方法的,欲練神功,就不用這些平台吧。我說這好王陽明,2020年了,面對科技的打擊,我們用來對抗的,居然是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