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單親媽 溫柔是力量按摩師自責無力撫養

萬能單親媽 溫柔是力量
按摩師自責無力撫養

10年前,按摩師Annie(化名)因丈夫有外遇而離婚,兒子當時5歲,女兒僅得2歲,前夫狠心將她從公屋名單中剔除,她無力獨自撫養子女,孩子遂一直隨前夫生活。每周見子女一次的Annie,因疫情而減少見面,今年母親節只望和孩子在海邊走走,回家煮飯共敍天倫,「只係想佢哋(子女)身體健康,開心就好好。」

5年間,Annie為賺錢養育子女,雙方鮮有見面,錯失與他們相處的時間,與兒子更關係疏離,「個仔會少啲同我傾偈,有時我過到去,佢都唔嗌我。」她一直渴望聽到兒子一句「媽咪」,可幸女兒阿瀅仍視她為倚靠,一直與她十分親密。

「佢有打電話返嚟傾偈,我覺得佢冇離開過我,仲喺身邊。」年僅13歲的阿瀅,個子小卻比同齡女生成熟,雖與媽媽一樣內斂,但看到媽媽自責,即表示體諒她的辛勞和痛苦。母女每星期見面,甫見面即互相分享軼事,令Annie非常欣慰,她緊握阿瀅手說,「好彩有個女陪吓我。」

疫情加上失業,Annie自言能與女兒在海邊走走,已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

按摩師與子女限聚 自責無力供養

Annie於1月因疫情被裁員,原月入1.5萬元的她,跑遍同區按摩店找工作亦不得要領。她所住的劏房月租5,200元,最初勉強交租,惟近月已走投無路,須向業主要求以按金抵償屋租。為節省開支,她甚至改吃兩餐,「一餐煮多少少就分兩餐食,當減肥。」

早年Annie每月會付5,000元供養子女,惟當生活自顧不暇,她也難再經濟支援子女。疫情前每星期與子女見面,她會給予數百元作零用。惟疫情加上失業,她減少與子女見面次數,更沒能力給予零用錢,「少咗見,最近兩次都冇錢畀佢。」她說時雙眼通紅,阿瀅即安慰媽媽,「𠵱家冇(零用錢),之後開返(舖)就會有啦。」

生活壓力令Annie每晚失眠,至天光才累極入睡,直至阿瀅近日主動要求陪媽媽短住,有女萬事足的Annie才稍稍紓緩抑鬱的心情。二人日常窩在狹窄的劏房,並肩躺床一同看電視劇談天說地,天氣好的話,就到附近海邊散步解悶。母親節前夕,Annie亦為女兒大破慳囊,為女兒烹調愛心晚餐,雖然今年不能如往年一樣外出慶祝,但能於家中共聚已心滿意足,亦寄望孩子將來能「知道自食其力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