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行政立法機關聯手,爭取台灣重返下周舉行的世界衞生大會(WHA)。繼國務卿蓬佩奧呼籲世衞(WHO)總幹事譚德塞主動邀請台參與大會後,共和民主兩黨的國會兩院外交關係委員會領袖,聯署致函近60個國家提出同樣訴求,強調疫情大流行之際,應將全球公共衞生安全而非政治放在首位。美衞生與公眾服務部副部長哈根(Eric Hargan)表示,現在已經看到一些「積極現象」,倡議獲部份國家附和。
世界衞生大會將於本月18日召開,將以視像會議形式進行。包括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的民主黨籍主席恩格爾(Eliot Engel)和首席共和黨議員麥考爾(Michael McCaul),以及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的共和黨籍主席里施(Jim Risch)和首席民主黨參議員梅嫩德斯(Bob Menendez),聯署致函近60個國家,要求支持台灣參與世衞組織。
指全球可受益於台資源
信件強調:「在全球對抗最先在中國武漢發現的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傳播之際,確保所有國家以全球健康及安全為重,而非政治,從未顯得如此重要。」聯署議員稱,台灣在2009至2016年間曾受邀參與世界衞生大會的各種會議,全球對抗疫情時可受益於台灣的資源及專業知識。根據眾院外委會提供的資料,所致函的國家包括英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澳洲、加拿大、日本、南韓等美國傳統盟友,也有巴基斯坦、越南、印尼等國家。「疾病沒有國界。我們敦促貴國政府與美國協力,解決將台灣納入全球健康及安全組織這個逼切問題。」
另外,美國衞生與公眾服務部副部長哈根前天與台灣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網上通話時,讚揚台灣向國際社會提供「及時、正確與透明」的防疫訊息,「台灣的貢獻應受讚許、欣賞和學習」。他謂美國一直努力恢復台灣在世衞組織的正式身份,現在已看到一些積極現象,獲得其他國家附和,「它們也認為不能讓『發政治脾氣』阻礙全球公共衞生反應」。
反應積極 獲他國附和
根據《世衞組織組織法》,世衞總幹事可邀請非世衞成員國的非主權地區或非政府組織,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世衞大會。世衞秘書處法律幹事所羅門(Steven Solomon)透露,目前共有六個成員國就邀請台參與大會提案,全部都是台的邦交國,包括斯威士蘭、馬紹爾群島、巴拉圭、尼加拉瓜、聖盧西亞及帛琉。他強調,總幹事譚德塞具有發出邀請的「有條件酌情決定權」,前提是邀請符合《組織法》和世衞大會的政策,「唯一有權力的機構是大會本身,不是總幹事,也不是世衞組織秘書處」。他又補充,自1972年北京取代台北在聯合國的席位後,世衞大會承認北京為「唯一合法中國代表」,「這一決定仍然有效」。
美國之音/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