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化手續步驟 掩蓋安全醜聞華加速疫苗競賽 准四款人體試驗

簡化手續步驟 掩蓋安全醜聞
華加速疫苗競賽 准四款人體試驗

中國科學家1月公佈武漢肺炎病毒的基因序列後,全球開始疫苗研發競賽,中國官方出於轉移國際對其疫情應對方式批評的考慮,簡化了開發疫苗的手續和步驟,目前已有四款疫苗進入人體試驗階段,超過美英的總和。美國《紐約時報》形容,「中國希望在尋找疫苗的競爭中打敗世界」。

目前全球有逾百個疫苗研發項目逼近臨床階段,據稱已有七款疫苗進入臨床人體試驗,其中中國獨佔四款,美國和英國分別兩款和一款。正在進行疫苗臨床試驗的中國藥企,包括被指有軍方背景、去年在港上市的康希諾生物(6185),央企「國藥集團」旗下「中國生物」兩間子公司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和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以及首間在美國上市的中國疫苗企業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

其中,康希諾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聯合開發腺病毒載體(Ad5-nCoV)疫苗,經費由國家科技部提供。由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陳薇率領的研究團隊,1月下旬赴武漢展開疫苗研發,3月27日完成108名志願者的疫苗I期臨床試驗接種。I期試驗原本的實施時間是截至今年底,但團隊4月12日起就展開II期臨床試驗,觀察抗體產生的情況,迄今已有508人參與接種。世界衞生組織指,這是全球目前唯一進入II期臨床試驗的疫苗。

各國展開疫苗研發競賽,北京科興四月中旬獲批進行臨床測試。

國藥集團旗下中國生物開發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

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曾捲入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問題疫苗事件。

全球唯一進入II期臨床試驗

參與II期臨床試驗的19歲女子黃詩月,早前接受內媒訪問時稱,接種疫苗約15分鐘後曾一度出現頭暈、心跳加速等症狀,《紐時》形容「這說明尋找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是多麼困難」。報道稱,中國已將疫苗開發列為國家優先事項,有高層官員說供緊急情況下使用的疫苗可能9月就緒。另外,央企國藥集團旗下的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和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以及在美國上市的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上月均獲批進行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臨床試驗。

《紐時》指中國的疫苗開發得利於「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國家體制,但封閉的政治制度也掩蓋了安全醜聞的歷史,並保護免受外國競爭。在上述四間藥企,其中武漢生物2018年曾爆出涉及數十萬名嬰兒的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問題疫苗事件,被政府罰款,並要向受害者賠償;科興生物科技則曾在2002年到2014年間捲入向藥監官員賄賂的醜聞。

藥企曾爆問題嬰兒疫苗

儘管此前出過問題,北京還是允許兩家公司加速試驗;而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監管機構,似乎為與中國爭先也採取了同樣的措施。《人民日報》上月引述清華大學藥學院院長丁勝表示,在臨床前研究階段,一些企業科研人員為了與病毒搶時間「採取了一些非常規的方法」,例如將本應先後連續進行的工藝設計和動物模型等環節平行推進。「理解人們急切期待疫苗的心情,但從科學上看,再急也不能降低標準。」
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