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專題:地下鐵碰着他 膠箱中竟然有病毒深喉樣本港鐵速遞

社會專題:地下鐵碰着他 膠箱中竟然有病毒
深喉樣本港鐵速遞

武漢肺炎疫情近日稍為緩和,但無病徵的隱形患者仍是一大隱憂。政府和私人檢測機構與速遞公司合作,上門收集家居檢疫人士的深喉唾液樣本,送往作病毒檢測,以盡早識別患者,減低社區傳播,因而衍生一批「口水速遞員」。本報日前追蹤一名速遞員由上門收集至運送的過程,發現他竟要手持膠箱逼港鐵,沿途穿梭於鬧巿人群,最後更在街頭交收樣本,過程相當兒戲。有立法會議員擔心速遞員帶着樣本在街上遊走,猶如流動炸彈,隨時有播毒危機!
記者:郭美華 張軍

衞生防護中心現時每日可處理超過2,000個新型冠狀病毒樣本,針對外地返港需接受強制家居檢疫的人士,政府4月初擴大「加強化驗室監測計劃」,與物流平台GOGOVAN和pickupp合作,讓有關人士可選擇自費100元,將深喉唾液樣本交由速遞員運往政府化驗所,單是4月份已檢測近6萬個樣本。而近日亦有私家醫院、私人化驗所,甚至基因檢測公司推出家居檢疫服務,與速遞公司合作上門收樣本,令大批「口水速遞員」應運而生。

速遞員收集樣本後,要在人流密集的街頭及地鐵穿梭,隨時播毒。

Pickupp職員指,盛載樣本的膠箱,每日要帶回家,翌日送貨時再用。

裝備簡陋 街頭交收

物流平台pickupp早前以高價招募「死士」運送深喉唾液樣本,分港九及新界三區運送到港島實驗室,分別每區每單可獲100元、150元及200元,扣除平台費20%,實收80元、120元及160元,報酬相當可觀,比起該公司一般包裹每單僅4至60元報酬高出好幾倍。

記者於4月中參加該公司其中一場「口水速遞員」培訓講座,場內坐滿20多名「死士」,女導師甫開始先安撫稱,這些樣本雖是「客人起身第一啖口水」,但屬低風險。席間有速遞員竊竊私語:「將口水吐入樽,一吐吐落去,未必咁準,我哋有機會掂到。」亦有人答道:「最多咪死囉,呢度好多失業,唔理㗎喇,要中遲早會中㗎啦!」講座約半小時,女導師強調,檢測套裝全球短缺,叫他們運送時不可遲到,以免浪費,公司已為他們買保險,最後向各人派發一個價值約10元的膠箱、10對手套、口罩、搓手液和垃圾袋等。

現時該公司相關速遞員約有60人,每人每日約分得2至3單工作,即每日總共運送約200個樣本。記者直擊速遞員Sunny到港島一個住宅單位收取樣本,首次接單他如臨大敵,戴好口罩、手套,並將垃圾袋鋪入膠箱內才出發。怎料抵達單位,打開門的客人竟無戴口罩,但為了盡快完成交收,他只好叫對方將唾液樣本的紙盒放入膠箱內,就立即封蓋離開。

當時正值午飯時間,Sunny要手持膠箱在人流如鯽的街上穿梭,沿途不少人向他投以奇異目光。他步行15分鐘,選搭車程最快的港鐵,進入車廂後,他盡量站在較少人的角落,與其他乘客保持一定距離;當抵達鰂魚涌站後,他聯絡收樣本人員,並按對方指示橫過幾條街到達一間酒店門外的街頭,一名實驗室女職員已在此等候。對方見Sunny提着膠箱過來,急不及待拿出膠手套戴上,然後取出一個透明膠袋,此時Sunny欲打開膠箱,但對方立即喝止「等等先」,待她準備好才准開箱,更多次緊張地叫他勿觸碰到透明袋,又着他將紙盒連同內的垃圾袋一併放入去。套上索帶並貼好紙貼後,她再將樣本放入一個黑色環保袋,而袋中還載有其他樣本,一併送上實驗室。

有參加者直言危險,但為生計也頂硬上。

Pickupp要求速遞員簽下同意書,稱不會對送樣本項目的指引、附件和工具質量等作出保證。

無受訓練 都市炸彈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直言,速遞員只用一個不符醫學規格的普通膠箱運載樣本,並不妥當,且速遞員未受過專業訓練,亦沒有穿全副保護衣,可能增加感染風險,且他們乘坐交通工具,有機會將病毒傳播開去,他認為速遞公司收集樣本應使用指定車輛,且運送時要經衞生防護中心評估過程安全,才獲准運送,以減低播毒風險。

Pickupp回覆指,公司已應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要求,為送貨員提供培訓、即棄透明袋和膠箱,送貨員不會直接接觸唾液樣本,如他們懷疑有滲漏情況,可以拒收,若送貨途中發現任何問題,可即時與公司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