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被斥賊過興兵,於疫情爆發多月後始宣佈全民派發可重用的「CuMask」口罩,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指雖然夏天溫度高令病毒生存時間較短,但市民多留在室內及開冷氣,病毒在此環境可生存較長時間,加上天氣炎熱難長時間戴口罩,預計夏天會有零星確診,政府現時才派可重用口罩也不太遲。而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則指,四類人士應避免戴可重用口罩,因重用布口罩或有傳播風險。
探病 發燒檢疫人士不宜用
袁國勇出席電視節目時指,復課及開始有跨境人流如跨境學童來港後,若本港連續28日沒新個案,市民便不需戴口罩。但他強調一旦有零星個案出現,市民又要再次戴口罩。他認為市民要適應新常態,而疫情在冬天很大機會再來。他於本港爆發疫情後約一個月檢測500名市民,發現無人有抗體,因此要加強預防工作。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指,四類人士應避免戴可重用口罩,分別是到醫院、老人院、診所等高危地方人士、有發燒、呼吸道感染病徵病人、接受家居檢疫人士及武漢肺炎確診者或懷疑個案。他解釋,該四類人士重用布口罩時,或會有傳播風險,應使用即棄口罩。何又笑言,政府的可重用口罩「觀感好似唔太好,但數據(口罩測試)真係唔錯」。
另創科局稱網上登記領取的口罩只有成人尺碼,若市民感口罩尺碼太大,可以打結等方式調整口罩掛繩長度。惟本報記者試戴發現,成人口罩較大,未必適合女士使用。創新科技署昨向全港學校發信,表示會分兩輪在本月中旬及本月底至6月初向學校派發口罩,每名學童可獲派兩個口罩,小六生將另獲多一個成人尺碼口罩。
■記者謝明明、譚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