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金像獎直播前兩日,我跟《叔.叔》導演楊曜愷說:「太保攞硬最佳男主角啦。」他笑,笑得溫文。
不是客套說話,而是主觀願望,也是客觀事實。我睇港產動作片大,一直以來認知的太保,不是打星,而是永遠企在打星身邊的諧星,仲不時被拳打腳踢。當香港電影開始式微、而他集中拍台灣電影和劇集時,才是他演技的真正展示──原來太保不只是諧星,他能夠進入一個老年男同志的心,為了迎合世俗目光傳統倫理,長年累月隱藏真實的自己。太保的演繹令我動容,我甚至大膽講,《叔.叔》裏的袁富華固然好,但還是有「演」的感覺,太保則絕對渾然天成,他不需要像城城在《麥路人》從外貌入手以便入戲,也不需要過多的表情,反而是,由他步入公廁釣魚一刻開始,他呈現的,就是時刻渴望男性胴體的阿柏。香港電影界一直以來都待薄了太保。
Sammi在《聖荷西謀殺案》也是渾然天成。她的角色崔巧玲,表面上,一個生活在異鄉努力的華人,但她在努力經營的,不是甜美生活,而是生存──為了生存,她可以由得體賢淑的妻子變成兇殘的人,但在日常間,她會好好隱藏自己這份兇,只是間中還是隱藏不住目露的兇光。她曾經為自己找到生存的一席之地,也同時把自己推向悲劇的絕境……
我不是Sammi影迷,也從不支持那種「提名咁多年輪都輪到你攞」的論調,而且現在頒的是演技獎,不是勤工獎或多年服務獎,不是你努力多年人緣好就必然得獎,但《聖荷西》的Sammi真的是前所未見,在她演繹下,崔巧玲令人懼怕,但又令人同情,比起《花椒之味》的如樹,角色演繹難度高好多,Sammi演來也更具層次──但為何在頒獎禮前,如樹的呼聲迴響一直比崔巧玲高?原因大概是:得太少人睇過《聖荷西》,不是不想睇,而是根本冇機會睇,以致大家都不能欣賞這麼一個前所未見的Sammi。崔巧玲的生命只有遺憾,也為完美演繹她的Sammi帶來遺憾。
撰文:月巴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