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為名 鎮壓為實 時事評論員 - 林忌

防疫為名 鎮壓為實 
時事評論員 - 林忌

2003年沙士時問責下台的前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日前接受訪問表示,由於香港近日沒有新增本地個案,因此戴口罩的作用不大,被現任食物及衞生局長陳肇始及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反駁,指當局仍建議市民戴口罩,不宜放鬆,張竹君更指目前約有97%市民戴口罩,而「暫時毋須強制全民戴口罩」云云,即只是「不同意」楊永強所講,政府卻仍未有打算,強制市民戴口罩。

香港多日錄得本地零確診的紀錄,加上由政府帶頭復工,以至安排月底復課;而從市面所見,的確已經少了人戴口罩,因此張竹君這個97%的數字是否仍然有效,來假設將來也會有多數人戴口罩,甚為值得懷疑;從楊永強的言論可見,這類以為目前安全,就不需要戴口罩的說法,一如早前一堆以世衞為首的專家,不斷聲稱只需要有病徵者才要戴口罩的言論,是完全的錯誤;當明知病人在發病初期時,根本沒有病徵,因此要等有病徵才戴口罩,則早已在社區播毒,無數國家早已為這個錯誤付出嚴重代價,難道香港打算在抗疫近半年後,才來犯這個錯誤嗎?

昨日新加坡的確診個案,突破了兩萬宗,比起當日只比香港多一點的個案,即4月1日只有1,000宗,卻在4月完全失控,甚至超越了初期疫情極嚴重的南韓;其原因只有兩個,第一就是外勞宿舍的擠迫生活環境,第二就是市民戴口罩的比率差異。雖然香港沒有新加坡的外勞問題,然而一般人擠迫的生活環境,卻有新加坡人所震驚的大規模劏房,以及同樣擠迫的公共交通工具問題;新加坡政府早前一直相信世衞說法,指有病徵者才需要戴口罩,結果去到4月大爆發後,被迫改為強制國民戴口罩,然而病毒已在社區散播,結果就是被迫全市停工停課。

警濫用限聚令打壓人權

再看疫情最嚴重的歐洲,各國近日都紛紛推出新措施,強制國民外出,特別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甚至在超級市場內,都必須強制戴口罩,偏偏香港特區政府,卻堅持甚麼也不需要做,反而走在這些國家之後,是為了政治原因嗎?因為政府上年才以緊急法強令「反蒙面法」,因此要堅持不立法戴口罩嗎?從新加坡的例子可以說明,一旦病毒在群眾隱形散播,在潛伏14日後見數字不正常,才突然改為呼籲戴口罩,或再採取強制措施,要全民戴口罩,根本已經太遲,況且早前已有多宗在巴士上的乘客,為了有人不戴口罩,或不顧個人衞生問題而爭執,為何政府把責任,推畀市民自己?

另一方面,政府雖然放寬卻仍然堅持「限聚令」,以至禁止部份行業營業;此限聚令的最大問題,當然為執法部門特別是警隊,不斷濫用防疫之名,來作打壓人權之事;然而法令本身的最大的問題,即為沒有區分室內空間,以及空氣流通的室外。舉例說,4-8個人在空氣流通的街頭或公園聚集,其風險絕對比起在電梯、巴士或港鐵低;一個帶病毒者的飛沫,在巴士、地鐵內散播的風險,遠高於在空氣流通的街頭,因此歐洲各國專門針對密集人多的密封空間。偏偏政府漠視科學事實,不願強制立法戴口罩,卻要執行絕對是濫權的「限聚令」——在街頭「限聚」,根本是用來制止市民集會遊行,而絕非為了防疫。

林忌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