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台灣家】
談在台灣賺錢哦!這個是大家最有興趣和最喜歡討論的話題,但這對我們來說並不敏感,不如單刀直入,好好分析討論一下。
賺錢從來都不是我的強項,但為着一家五口的生活,錢當然要賺啦。從前在香港,我一直都是乖乖地從事專業人士的工作,習慣朝九晚六的打工生活,每逢月底就乖乖的領着穩定的薪金過日子。來到台灣後,我已經把測量師的執照拋諸腦後,因為資歷認證的問題,其實很多在香港執業的專業人士,來到台灣時牌照也用不着,但如果執意要繼續經營「老本行」,我聽說仍有不少朋友以「顧問」身份在相關行業繼續工作,就是不能自己簽專業文件而已。
放下專業包袱 興趣躍躍欲試
初到台灣時,我也有嘗試去找測量師的工作,但發現台灣的薪金只有香港的三分一,還要跑到台北上班,工作時間和香港根本差不多,若我還是要做老本行賺錢,留在香港便好了。當然,不同的專業、不同的能力有不同的待遇,這個是我個人非常肯定的一件事,但來到台灣我就是想有個新開始,不需要為從前努力考回來的專業資格而可惜,放下了包袱,眼前甚麼事也讓人蠢蠢欲試。
就像我來到台灣後,有一天收到《蘋果日報》編輯邀請,撰寫有關移民台灣生活的專欄,當時真的又驚又喜,從前怎會想到自己有一天可以成為專欄作家?而且轉眼一寫便寫了三年。
這是一個榮幸,也像解鎖了一個人生的暗藏技能,當然也可以幫忙賺取一點私房錢。雖然我不明白為甚麼會有人批評我們寫專欄賺稿費,是以為我們寫專欄賺取的小小稿費就可以讓我們發大財和衝出宇宙嗎?雖然執筆寫字真的不太值錢,但稿費當然要收。每星期寫一篇文章,三年便寫了超過150篇,每星期都要絞盡腦汁地寫出千字文,這是一個非常正當的收入,有何不妥?
移民台灣後,自己可以控制的時間比從前在香港打工的時候多很多,身邊好像時常會出現一些不同類型的念頭和機會,可以讓我們賺一些外快。像我們認識身邊有些移民台灣的香港朋友,找到一些只有在台灣出售的美味零食小吃,就做了香港美食代購。有些朋友在香港從小就習武學功夫,在香港教功夫難搵食,來到台灣反而可以一償心願,有時間抽空教身邊朋友耍功夫,也可以賺一些學費。
尚未衝出宇宙 賺外快小確幸
可能移民後大家心態都放輕鬆了,而且有更多人沒有了從前那份要狂賺錢的壓力,反而讓大家有空間可以憑興趣、憑感覺去做很多不同的新嘗試,或許這不至於讓人可以發大財,但當我們可以發掘出一些自己沒有想過的隱藏技能,有時候還可以藉此賺一份零用錢,也是一份滿足感吧。
賺錢、賺外快本來就不需要遮遮掩掩,只要是合情合理合法,在我們還未成功衝出宇宙之前,可以在日常生活上賺一些零用錢,也是一件賞心樂事。
好吧,我知道有很多人已經磨拳擦掌,要在這一篇文章下留言交流,那就讓大家多分享一些在台灣賺錢的經驗和好方法吧!
撰文︰Cass(King Kong 媽媽)
八十後爸媽,兩年抱兩後,做了全職爸媽陪伴孩子成長,二○一七年五月舉家移民台灣,重新出發,帶着孩子找另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