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辦才是真正攬炒派 傳媒工作者 - 林海

中聯辦才是真正攬炒派 
傳媒工作者 - 林海

踏入5月,本港疫情逐漸消散,剛過去的佛誕加勞動節長周末連假,雖然欠缺境外遊客,但本地市民已急不及待出來吃喝玩樂,一掃過去幾個月社交隔離的苦悶,各郊遊熱點及沙灘人山人海,不少食店也大排長龍,整個社會看似正在慢慢回復「正常」。

就在市民掏出真金白銀來振興因疫情衝擊而疲弱不堪的經濟之時,與民為敵的三萬攬炒急先鋒再次出動,於五一假期當天封鎖商場、在多區驅趕出來消費的市民,令商戶白白損失一個「回血」的黃金機會。多家建制報章在五一當天頭版吹風說「黑暴打殘黃金周」,可謂一語中的,只是這個黑暴,是那支人所共見目無法紀的「合法流氓」。當然,我若是警方,也一定不介意香港百業摧殘,畢竟民脂民膏鐵飯碗在手,失業、減薪於我何干?受苦的是「曱甴」及其百萬計的同情者,警隊只會因為社會持續混亂而得到源源不絕的資源、無限擴大的權力和不被追責的保護。若說攬炒會有得益者,警察當屬其中一員,也難怪他們為求攬炒順利上演,大半年來賣力助攻,疫情之下也不例外。

或許另一支熱切期待攬炒實現的勢力,則是警隊老闆的老闆中聯辦。作為習帝派駐香港的廠衞(坊間太上皇之比喻未免太抬舉這群太監),其早已不滿於僅僅是在幕後「監督」香港官員和建制派的角色,近日更是連番走上前台,對香港上下內務,由立法會到小市民消費均指點一番,而正牌的港府官員也只得跟在後面唯唯諾諾。他日若攬炒成功,中聯辦正名中共香港市委之時,香港豐厚的政經資源則必由鵪鶉港府轉到強勢市委手中,面對如此吸引的肥豬肉,誰能說中聯辦沒誘因支持攬炒?也難怪他們不斷賣力發聲、干預香港,務求令世人盡知,一國兩制早已破產。畢竟一國兩制如果真的運行順暢,中聯辦則不過是個小小聯絡處的秘書角色,何來今天呼風喚雨的權勢地位?

愛祖國用國貨是政治綁架經濟?

當然,無論暗地裏想法如何,表面上,中聯辦仍然要義正詞嚴地將攬炒的指控套在最不想攬炒成真的民主派乃至普通市民頭上,好彰顯自己的偉光正。因此,連最基本的消費選擇自由在其口中也成了「罔顧自由市場、政治綁架經濟的攬炒」。或許期望滿腦子小學雞語錄的共產黨幹部理解「自由市場」是太高要求,試問故意去光顧黃店的消費者,有哪一個是被「反對派」逼着去的?有哪一個不是自由地選擇了這個消費舉動?與中聯辦的指控恰恰相反,黃色經濟圈只有游說而無強逼性,講求的是商戶與消費者的自願參與,而這正正是自由市場的體現。

至於在自由的消費選擇中加入個人政治考慮就是「綁架經濟的攬炒」的話,那麼普天之下則無人不是攬炒派。「愛祖國用國貨」的本質就是呼籲民眾在消費選擇時加入「支持本國工業」這個政治考慮,按中聯辦邏輯這難道又是「政治綁架經濟」?「抵制日貨」傷及兩國經貿,這必然又是「攬炒」了吧?事實是呼籲性質的運動沒有強制性又何來「綁架」?不論是支持本地產業,或是抵制破壞環境、虐待工人的企業,又或是罷買瀕危物種製品,各人的自由消費選擇中或多或少總有一些政治考慮;呼籲消費者以其自願配合的力量去改變社會不義,亦是平常不過的公民社會行動。

真正的「政治綁架經濟」是帶強制性的,是專政高壓下那種「不容吃飯砸鍋」式的鎮壓異己,是那種要進入市場要先向專權表忠的扭曲門檻,這些才是「罔顧自由市場的政治綁架經濟」,而這亦是中共專政之道。中聯辦若對此有異議的話,不妨再發個聲明,譴責一下北京那些以「政治綁架經濟」的黨內同志吧!
林海
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