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猶太裔少女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的日記(圖),是二戰德國納粹暴行的歷史見證,為紀念二戰歐洲戰事結束75年,安妮法蘭克之家博物館把日記改編成真人影集並上載到YouTube網站,意外獲年輕人捧場。
影集共15回,每回5至10分鐘不等,已上載的13回總觀看次數逾260萬。片段以安妮角度出發,除了自述躲於阿姆斯特丹一屋閣樓、逃避納粹追捕的恐懼,她亦展現了與家人相處的點滴。
有荷蘭觀眾指,影集引起其共鳴,武漢肺炎疫情觸發的封城潮令她足不出戶,與安妮一樣想再會朋友、外出甚至旅遊。安妮法蘭克之家博物館行政總監利奧波德(Ronald Leopold)則指,日記探索了「人生意義」是它可流傳至今的原因,他亦相信日記未來仍可流傳,尤其面對全球極右勢力正重新崛起的挑戰。
《安妮日記》寫於1942至44年,安妮最終被抓進集中營,翌年病逝,終年僅15歲。日記1947年由她的父親出版,至今銷量約3,000萬本、有逾70種語言譯本,是全球家喻戶曉的讀物。
路透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