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計劃向全港巿民派發可重用口罩,口罩可供清洗重用60次和更換過濾層。據悉,重用口罩由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負責研發,有報道指政府最快今日公佈派發細節,構思由郵政局負責派送和領取口罩,公眾須於網上登記。至於港府的本地口罩生產資助計劃則受打擊,三條生產線的口罩商宣佈退出計劃,須由其他廠商接手。
兩供應商打退堂鼓
創新及科技局至今未有透露派口罩詳情,據悉,政府派發的可重用口罩由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研發。中心由創新科技署撥款及香港理工大學承辦,曾於2018年憑「應對空氣污染的可水洗衞生口罩」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獲獎。理大今年1月曾稱,受中心委託研發防菌物料,但只用作製作家居產品,不涉防病毒口罩。
《經濟日報》引述消息指,有關可重用口罩已生產逾700萬個,特首林鄭月娥最快今日公佈細節,初步構思由郵政局負責派送和領取口罩,公眾可先在網上登記,選擇由郵政局派送到家或自行赴郵局領取,另有針對未能上網人士的安排。《星島日報》報道,政府最快可於本月起派發該批口罩。創新及科技局日內公佈計劃,並解釋重用口罩的技術,簡介使用方法,以及派發細節和優先獲派群組等。不過,有業界質疑政府未有就派發重用口罩計劃公開招標。
另外,共涉三條生產線的兩間供應商尚芳及匯愛退出計劃。尚芳董事張綺媚上月接受訪問時不滿政府延遲三周仍未能與廠商簽約,並反駁當局稱未能完成認證的說法。牽頭成立匯愛的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則表示,因應復課,市面口罩需求增加,退出計劃較有彈性,可將口罩優先供應市場,但強調仍有向政府及教育局供應口罩,退出與簽約等問題無關。有關資助名額則改批予新德利(亞洲)、香港愛護用品及瑞士億科,當局預計20條生產線全面投產後,每月可向政府供應3,385萬個口罩,另供應715萬個口罩予本地市場。
■記者梁銘恩、曾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