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滙基金首季勁蝕861億

外滙基金首季勁蝕861億

【本報訊】疫情擴散、金融市場震盪,外滙基金首季成績亦一如預告觸礁;因股滙損手,首季外滙基金投資表現錄861億元虧蝕,是有紀錄以來最大「見紅」季度(排第2為2015年第3季虧損638億元);去年首季外滙基金則因市況好、勁賺1,334億元,創歷來最好單季表現。今年市場風高浪急,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昨在出席立法會會議後表示,難以預測外滙基金全年埋單會否虧蝕,因單一季度表現可以有「300至400億元上落」。

余重申外滙基金看長線投資收益,外界勿就個別月份或季度過份解讀;投資環境視乎疫情發展及經濟復蘇程度,該局會密切監察市況並作出防禦性及多元化部署。4月份疫情持續,惟股市大反彈,帶動上月份外滙基金投資錄300至400億元正收益,部份抵銷首季度虧蝕。

以投資項目分類計,季內虧損最多是其他股票,達831億元,港股及外滙則分別蝕284億及290億元,僅債券仍賺544億元。

余偉文:轉數快派錢有難處

另外,政府向18歲以上本港永久居民派發1萬元,多位議員問及可否用轉數快(FPS)加快派錢,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劉應彬指,轉數快現只用手提電話號碼或電郵作登記識別,並無以身份證驗證;倘政府經轉數快派錢,要核實身份證亦要市民事先同意。余偉文補充,有想過以不同方式加快派錢,但現階段用轉數快有難處,未來會積極與銀行協調,並鼓勵市民將身份證接入轉數快戶口,以便將來政府有類似現金派發。

對於樓價及負資產,余偉文指樓市仍反覆,未見周期轉變;負資產主要源自銀行職員及按保計劃使用者,屬用家及首置客,收入亦較穩定,只要有能力繼續供款料問題不大,該局會繼續監察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