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金者言】歷史不會簡單重複,卻有着驚人的相似。技術分析,無論是波浪理論、江恩理論還是近年時興的量化交易,其本質都是認為人類的行為具有偏差,而這種偏差是可以被發現和利用。
聰明的投資者應當利用這些行為偏差形成的規律,增加投資勝算和回報。回顧4月初撰寫研究報告,明言4月看好,逢低買入;市場亦不負所望,恒指埋單4月漲1040點(約4.41%)。美股標普500更大漲逾12%,尤其代表科技股的納指,更超過了疫情爆發前,讓很多金融分析師大跌眼鏡,惟有苦笑稱「憧憬疫情減退的股價貴過沒有疫情之前」,都是「聯儲局的錯」以期「甩鍋」。以大漲姿態結束了4月,投資者情緒大為改善,資金大量流入股票市場,其積極買入的姿態更堪比之前的牛市頂峯!
此時筆者認為,投資者需要多一份謹慎了。從歷史統計看,5月單月回報是全年第二差月份。同時,數據顯示5月的月初回報是好過中下旬的回報,這就暗示了歷史中的5月走勢,是由高向低順流而下;另外還有所謂月初效應,股票市場在月初的頭幾個交易日,經常成為一段趨勢的開端。總括以上分析,再看上周五美股大跌,是否告訴投資者要留意sell in May魔咒呢?
對比2019年5月1日,標普見最高2954點階段頂部之後,反復下跌至6月3日最低2728點,下跌7.6%,完美演繹sell in May。
特朗普「同日」提加關稅
無獨有偶,特朗普去年5月5日在twitter上稱將對中國加徵關稅。而在一年後的差不多同一日,特朗普又提出可能要對中國加徵關稅,以賠償疫情帶來的損失。去年消息公佈後,A股復市大跌5.5%,這次消息公佈後,A50期貨又一度大跌5%。歷史是否有着驚人相似?
讓我們再換一個角度。剛結束的巴郡股東大會上,畢菲特除了一些平時都會講的話外,也透露了其所承認的兩個錯誤。一是錯估原油價格,對於原油價格、產油公司未來的產量,還是盈利都強調了其不確定性;另外是航空股的投資,由於環境改變,決定清倉航空股。
一向以長期樂觀並敢於在他人恐慌時貪婪撈貨的畢菲特,在4月淨賣出了股票持倉並持大量現金。從這位長線投資者的言論和行為,可見其對長期宏觀經濟基本面持有謹慎和不確定的態度。筆者猜測,畢菲特確仍相信美國前景美好,只不過認為經濟改善還需要一段時間;他也不清楚甚麽時候才會完全改觀,因此選擇了觀望。
最近從國債利率曲線也可發現,經濟前景並沒跟隨股票市場一起走高而大幅改善,反而長期利率再度回到前期低點,或者長期負利率時代已近在眼前。這雖然不代表股票指數未來不會走高,正如上文所分析,指數上漲只是高度集中在某些強勢科技股企業,其他中小企並不需要跟隨指數上漲。
筆者上年大膽預測今年4月才是撈底時機,該預測實現後我並不悲觀,但這個5月,還須多一份謹慎。
股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