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續租變招標 油站地搶貴7倍

自動續租變招標 油站地搶貴7倍

【地產專題】期油早前跌成負數,貼錢都無人接貨,本港車用汽油零售卻如平行時空,長年被認定加快減慢。遭到車主、議員,以至競委會圍插的油公司,則長期將「地價貴」當成是擋箭牌之一。
記者:陳東陽

本報翻查過去30年的加油站地價、統計處及其他政府公開文件,無疑油站地價持續上升,個別新界油站地價更在21年間升值七倍,炒高原因包括市場規模穩步上升、油站數目冰封、招標改制。

油站地價被炒高,近年加油站用地的中標價均過億元。資料圖片

地價僅佔成本約一成

不過,粗略估算,地價於香港車用燃油零售價的佔比長期處於約一成水平,料非價錢的決定性因素。

港府自千禧年後取消油站「約滿自動續租」,改為將油站用地每21年約滿後,推出市場重新招標。佔地約1.1萬呎的大圍文禮路油站,1993年以1,630萬元標售,至2014年在三間油公司競爭下,由雪佛龍以1.36億元中標,搶貴7.4倍;青衣西路兩幅油站地中標價分別3,540萬及4,210萬元,至2011及2012年重新招標,由蜆殼及雪佛龍各以2.33億及2.6億元中標,升值超過四倍。

1999年,時任立法會議員李華明曾經以「極高的價錢」、「營運100年也難以回本」,形容一幅成交金額1.6億元的油站用地中標價。不過,翻查賣地紀錄,自2015年起全數加油站中標價均過億元,中石油(857)於去年底擊敗原經營者埃克森美孚在內的三個對手,以6.44億元奪得大圍積存街佔地約8,000呎的「油站地王」,同日開標的太子道東592號油站中標價亦超過6.2億元。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透露,油站的估值模式是基於市場耗油規模、地皮能夠安裝的油槍數目等,有別於一般商業用地的估值方法,至於附設的便利店由於盈利有限,幾乎不納入計算。

油站地供應停滯不前

汽油銷售價量齊漲,自然推動油站估值,而供應止步不前則成地價上升另一動力。2000年至今的油站數目一直維持約180個,競委會曾建議應推出更多油站用地,但政府就直接落閘,斷定目前油站量足以應付需要。

另外,高價搶油站霸地盤的中資油商,減去折扣後的零售油價並非全城最貴,中石化折實價更是全城最平,反為外資油商早前已直接購地,而非單靠政府21年租期的油站地,地價成本相信比市場估算更低,亦未見產品售價較為相宜。有測量師於1999年曾分析香港180個油站的業權情況,當中只有48個屬政府出租,其餘均由油公司所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