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計準則下 紓困貸款或降級

新會計準則下 紓困貸款或降級

【本報訊】港銀普遍沒公佈季績,但已派發季績的歐美銀行如滙控(005)及渣打(2888),雖面對經濟停擺、貸款轉弱,季內風險加權資產(RWA)卻不跌反升;徵結是客戶貸款評級被降,令相關風險權重加高,故即使監管機構已叫停派息,惟季末計銀行核心資本比率仍按季下降。

消息指無論程度如何,相信歐美或港銀均面對RWA上升及資本耗損情況,此舉亦正是監管當局要「出手出口」,促銀行審慎派息的原因之一。

風險權重加高 影響盈利

監管資本要求的計算方法,是將銀行每筆貸款按巴塞爾協定所釐定的風險權重級別,乘以貸款的風險敞口(未償還貸款金額)。疫情衝擊下,各國政府呼籲銀行支持中小企,參與各類紓困貸款。消息透露,儘管監管當局已名言,這些「還息不還本」、展期應急貸款仍歸類為正常貸款,不會降級;但在新會計準則下,提撥入賬定義與監管定義是兩回事。

隨着宏觀形勢演變,核數師基於前瞻性審慎原則,有關貸款評級並非不會下降;變為次級類別的特定貸款,風險權重亦可能加高而需額外提撥,衝擊銀行即期盈利及核心資本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