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文化】
「這種薄餅叫roti或chapati,用油烤的薄餅就叫paratha。」記者聽得一頭霧水,眼前這位包着頭巾,手中搓着麵糰的年輕女性方糖(化名)正在準備晚餐給巴基斯坦丈夫Sunny。
方糖讀書時在便利店做暑期工,認識了當時來港旅行的Sunny,交換電話號碼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在那並非人人一部智能電話的年代,方糖月花過千元買電話卡打給Sunny,電話不知不覺打足四年。「我們的對話內容多數是關於宗教,雙方對男女關係的看法,朋友都說這是神交!」
自從認識Sunny後,方糖對伊斯蘭教越來越有興趣,後來還成為了穆斯林,但日常仍有困擾她的地方,就是衣着。記者打算踢爆眼前穿着傳統伊斯蘭服裝的方糖平時不會包頭巾,直接問:「你平時不是這樣打扮吧?」換來對方直言:「當然不是啦!」她續道:「丈夫的親戚有可能會見到你的報道,我也要尊重他們嘛。」起初兩人出街,Sunny會要求方糖穿長衫,現時逐漸放寬,方糖只「戒」了短褲、短裙、背心。「夏天穿長衫很熱呀!當你身於非伊斯蘭國家生活,要突破衣着、外表與他人不同這框架,的確有點困難。」
神交四年 父以為是ISIS好危險
伊斯蘭教的傳統禮節或許令我們感到荒唐,例如夫妻出街不牽手,妻子不得外出購物以免被睇蝕,外出的話,必須由家中男性接送,方糖當然不會跟足,Sunny經常笑說方糖講話太大聲,喜歡開懷大笑,跟家鄉的女性不同,「如果在巴基斯坦的話,可能會被丈夫打或把她送回娘家。」Sunny說。這宗教有令方糖不解,亦有令她感受深刻的地方。她覺得穆斯林永遠將家人放在第一位。跟Sunny相處了一段日子,即使見面次數不多,她亦有感:「如果跟他結婚,我相信他也會這樣對我的父母和家人。」Sunny則十分欣賞方糖會跟隨伊斯蘭教的規條,「如果她不是穆斯林,可能我和家人也不會接受她。」
傳統巴基斯坦人沒有拍拖的概念,帶女人回家便代表要娶她。第一次帶方糖回鄉時,Sunny家人很驚訝,不支持他娶外國女性,只怕她們太開放,不認真對待婚姻。Sunny的姐姐更因此事而生氣,不肯和他說話近兩年。另一邊廂,方糖四年來從沒向父母提及過Sunny,就連關係最親的哥哥也認為父母一定不會接受,勸她先想清楚。直到一天,Sunny決定來港生活,方糖才跟父親說起這段關係,父親反應不及,只反問她:「你知道甚麼是ISIS嗎?好危險的,你不知道嗎?」
夫斥煮咖喱如垃圾 終煉成正宗
來到全球工時最長城市之一的香港5年,Sunny現職保安,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方糖則是產品設計師。Sunny以往是老闆,在家鄉擁有的生意包括髮型店、租車店、電單車店等。為愛情放棄生意,Sunny只用一句帶過感受,「沒有人知道未來會發生甚麼事」。Sunny初到港,方糖帶他去吃巴基斯坦人最愛的咖喱,走進日式咖喱餐廳,Sunny吃完第一口便大聲鬧:「rubbish!」起身便轉身走了,令餐廳氣氛尷尬。方糖雖感無奈但又理解,「中國人一定要吃飯,他們便一定要吃咖喱和薄餅。」於是她學煮巴基斯坦咖喱,單單是炒咖喱粉和食材也要花45分鐘,不知道她曾經炒燶過多少次。有次Sunny見到方糖那鍋「不像樣」的成品,大鬧她「rubbish」,方糖一怒之下將整鍋咖喱倒進廁所。對巴基斯坦人來說,妻子懂得煮飯可能是基本,但對於香港女性來說,放工回家辛辛苦苦煮一小時飯並非必然。但是,沒有吵鬧過,方糖現在又何以煮出撚手的咖喱呢?
記者:黃曉楓
攝影:蕭志南、張洛晞、潘志恆、鄧欣、陳港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