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文化】
全日不吃不喝,減肥嗎?今年由4月24日開始,是伊斯蘭教的齋戒月(Ramadan),為期30天。全球18億穆斯林一起禁飲食,禁吸煙,禁娛樂活動,就連行房也得禁止。據說,真主阿拉在伊斯蘭曆9月,會把《可蘭經》的內容傳授給先知穆罕默德。因此,對穆斯林而言,這是全年最神聖、最接近真主月份。為深入了解這齋戒月文化,記者決定跟穆斯林一起齋戒一天。
齋戒月並非整個月不吃不喝,而是將每一天日出日落時刻,定為封齋及開齋時間。由於世界各地日出和日落時間不一,所以身於日照時間較長的地方的穆斯林,封齋的時間就較長。
伊斯蘭曆法以月相為準,平均每年只有354天,因此齋戒月開始的日期年年不同。負責公佈齋戒月時間的人,是各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清真寺教長,而決定齋戒月何日開始的方法是在齋戒月的前一天看月亮,新月出現代表一個月的結束,翌日就踏入9月齋戒月。穆斯林只會在最重要的齋戒月,才會特意跟傳統去看月亮。4月23日,記者便跟隨九龍清真寺教長Arshad一起尋月,見到新月便代表齋戒隨即開始,否則,齋戒月會延遲一天開始。
齋戒從新月開始 記者塞飽肚打底
Arshad帶着望遠鏡來到尖沙嘴海旁,待了好一段時間,烏雲蔽明月,我們只好徒步回到清真寺。原來看不到月亮也不要緊,只要鄰近地區如韓國,中國等地的教長看到月亮的話也可以。Arshad和職員們不斷打電話,跟馬來西亞的教長確認後,向全港穆斯林公佈齋戒月開始。
齋戒月本是團聚的日子,但自3月開始,全港清真寺便因武漢肺炎而關閉,每天總有幾百人來祈禱的九龍清真寺場面冷清。齋戒月第一晚一般會有超過2,000人前來祈禱,「即使打十號風球,這座清真寺也不關閉,這次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見到清真寺的門是閉上的。」Arshad無奈地說。
不過,武肺無阻穆斯林齋戒的決心,記者也一同開始齋戒。查看齋戒時間表,採訪當日是凌晨4時34分開始封齋。我調好鬧鐘,凌晨3時30分起床煮個大份量的餃子烏冬塞進肚皮,然後繼續睡覺,務求以一餐撐足一天——穆斯林在齋戒月也天天如此。
下午走到重慶大廈,找巴基斯坦裔香港人KK陪我齋戒,他在重慶大廈開手機用品店,一甫進店舖,只見地上一袋二袋環保袋佔了一半走廊,那是由他人捐出來的物資,內有口罩,酒清搓手液和一堆生活用品,他的店舖早已成為了中轉站,收集物資再轉贈給有需要的人。做了多年義工的KK說,在齋戒月內,穆斯林會多花時間去拜神和做善事,因為大家相信,只有在這最親近真主的月份當中,善心所獲得的回報會以雙倍計算,很現實嗎?「也有一些人只在這個月做特別多善事。」KK笑說。
伊斯蘭教禁食的意義是想人們體會窮人捱餓的痛苦,從而提醒大家多做善事,照顧弱勢社群。但有部份人也可以獲得齋戒月的豁免權:未足指定歲數的小孩、病人、孕婦、正值經期、旅行中或者有特別原因者,例如做地盤等辛勞工作,甚至考公開試都可以豁免,但過後要自行補回齋戒。若身患重病,年邁體弱難以齋戒,《可蘭經》就要求信徒多做善事以作贖罪。
日落開齋要清淡 先飲果汁咖喱湯
下午4時許,原來口渴比飢餓更難受,KK認為每年齋戒月開始的一兩天會比較辛苦,但他早已習慣。他帶我在重慶大廈轉了一圈,有穆斯林鋪了地毯正在拜神。穆斯林拜神時,朝向聖城麥加的方向之餘,更會將身體緊貼在一起,防止撒旦進入他們的群體,但在抗疫期間,宗教也得讓步,除了盡量保持社交距離,自發擺放口罩、酒精搓手液和探熱器的「衞生小隊」也在走廊stand by,因為待會兒大家會在走廊上「開齋」。
距離6時52分開齋還有一個多小時,KK從餐廳借來摺枱,跟幾位朋友準備開齋餐。一開齋不可暴飲暴食,要先吃流質或清淡食物,令身體腸胃逐漸適應,之後才可吃正餐。因此,走廊上的開齋餐,都是一些水果、飲品和小食。棗向來都是穆斯林最喜歡吃的食物之一,傳統開齋儀式會先與家人各吃幾顆棗,撐一撐肚皮,以免一下子吃得太多,就連穆罕默德都是這樣開齋。KK等人鍾愛的咖喱,平時會配飯或薄餅進食,但開齋月他們會喝咖喱湯,質感較稀而相對清淡。KK處理的所有食物皆由四方八面的穆斯林捐出,歡迎任何人拿來吃,不收分文,我也準備好蹭吃蹭喝了!
越臨近開齋時間,幾位大男孩越手忙腳亂,不知道從哪兒冒出的穆斯林也一起幫手,「他們不會介意你是誰,只要是為了齋戒,即使有多辛苦他也會樂意去做。」切生果、製作果汁、分發咖喱湯,場面熱鬧唯獨沒有女人。「基於禮儀,女人會在別的地方或家中開齋,我們有時候也會回家跟妻兒吃開齋飯。」全場有一人負責留意開齋時間,只剩下數分鐘的時候,大家都圍着放滿食物的枱面準備「出手」。當記者期待着有如新年放煙花的倒數氣氛時,開齋一刻卻是有一人跪着大聲念起經文,全場默默地拿食物飲品到一旁進食,無聲無息地開了齋,讓只顧望着念經者的記者遲了好幾十秒才吃東西。
記者:黃曉楓
攝影:蕭志南、張洛晞、潘志恆、鄧欣、陳港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