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紀錄片系列《最後之舞》(The Last Dance)果然沒有令人失望,真是精采絕倫,芝加哥公牛王朝是NBA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頁,甚至可說形塑了現今的聯盟,事隔廿多年,許多年輕一輩籃球愛好者卻甚至從未看過米高佐敦(Michael Jordan)打球,《最》把這段歷史仔細呈現並鑄刻於永恆,實在功德無量。
看過四集《最》之後了解它的敍事結構,非常的有心思。它以1997-98年公牛最後第六冠球季為主軸,每述及相關人事,就聯繫到佐敦與公牛更早的歷史,例如講到洛文(Dennis Rodman)會上溯「壞孩子」活塞年代,之後談古高(Toni Kukoc)也必然會連帶講夢幻隊,以如此方式交織成一幅有機又完整的歷史圖畫。以這種史詩級的敍事來記錄一支運動隊伍,如此規格前所未有,恐怕亦後無來者。
歷史就是人的故事;而人的性格則決定行事與命運。在觀賞《最》的過程裏,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每一個歷史的要角,他們的性格如何產生出我們所知的結果。積遜教練(Phil Jackson、圖)出身在宗教家庭,自小受原住民文化薰陶,再而於嬉皮時代成長,正是他這些背景造就出剛柔並重的「禪師」風格,能夠說服如日方中的佐敦下放球權相信三角戰術,又能駕馭得住狂野不羈的洛文。公牛總管克羅斯(Jerry Krause)獨具發掘人才的慧眼,一手砌出兩次三連霸班底,卻沒有受到球員的尊重,他深信球隊管理才是贏得冠軍的關鍵,為證明這一點而堅持及早將公牛冠軍隊打散重建,令世人留下了一個永遠沒有答案的疑問:如果克羅斯沒有執意炒掉積遜,如果98公牛隊陣容之後保持下去,他們會不會還再拿幾次冠軍?
從來歷史就不像教科書那樣單純,而是無數不同性格的人遇合和衝撞的結果,裏面充滿偶然和不可預計的化學作用,所以一支王朝霸者,才會如此難得。
喬靖夫
小說家+武道狂+籃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