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1月起陷入口罩荒,但港府遲遲未能「撲罩」,事隔三個多月,疫情終緩和,口罩荒略見紓緩,港府始向全民派罩。身兼港府專家顧問組成員的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透露,港府「拍板」落實「全民派口罩」措施,料本周公佈派發可清洗濾芯可重用60次的口罩。
濾芯可重用60次
袁國勇昨披露,港府已拍板落實由創科局負責全民派口罩,派發的口罩可重用60次及清洗濾芯,預料本星期公佈詳情。袁形容派口罩是德政,感到非常高興,「口罩終於有喇!希望市民有咗呢個口罩後,就唔使煩,可以重用,又環保」,公眾亦沒有藉口不戴口罩。至於應否立法規管全民戴口罩,他認為由公眾自律及互相提醒較理想,但若防疫措施放寬後,公眾不合作戴口罩,並再爆發疫情,便可以施加罰款。
袁又表示,戴口罩亦是本港抗疫策略中最有特色之處,「喺香港嗰啲群組感染,全部喺啲冇戴口罩情況下發生,都係啲食肆、酒吧、健身中心等,咁你可以睇得到戴口罩真係好緊要」。袁指目前97%港人戴口罩,所有防疫措施皆可放寬,惟獨戴口罩不可。
早前與業界推出可清洗約60次布口罩的紡織及製衣界立法會議員鍾國斌認為,政府全民派口罩過慢,「2月嗰陣,睇到人心惶惶,我哋業界先諗住盡快研發口罩,幫更多人」。他又指,創科局沒有聯絡過他,並估計政府動用首輪抗疫基金中8億元製作口罩,但關注政府有否就此公開招標。創科局稱籌備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詳情會盡快公佈。有業界人士推測,本港只有數間廠商生產重用口罩,規模不足以短時間生產700多萬個口罩,相信政府委託內地廠商間生產。參考鍾國斌與業界推出的可重用口罩,細菌過濾率達99%,售價為100元。
■記者于健民、曾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