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曾任聯合國副秘書長的中國著名外交家冀朝鑄,4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出身中共「革命世家」的他一生充滿傳奇,9歲在中共安排下隨父移居紐約並在當地留學11年,1950年因韓戰爆發放棄哈佛學業回國,後加入外交部,成為總理周恩來的英文繙譯,亦曾為毛澤東、鄧小平效力;參與見證中美建交過程;並因1979年任鄧小平訪美繙譯,獲「中國紅牆第一繙譯」美譽。他曾在美國出版英文回憶錄,披露中南海外交系統權鬥內幕及中美關係秘辛,轟動一時。
上海澎湃新聞網昨披露冀去世的消息,分析指因級別不夠,未能獲新華社發訃告。暫未知當局或其家人如何辦理冀的後事,但其去世的消息旋即被內媒轉發。官媒背景公號「長安街知事」稱,冀曾任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領導人繙譯,見證了韓戰停戰談判、中美建交談判等歷史時刻,又指他在退休後回憶當外交官體會時曾說:「關鍵的關鍵,是要忠於自己的國家。」
文革被批鬥 獲周力保
冀朝鑄父親冀貢泉是傾向中共的法律學者,同父異母的哥哥冀朝鼎擁有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博士學位,曾在國民政府任財金要職,被指實際上是中共卧底。1938年周恩來派遣冀貢泉父子到美國從事「國際統一戰線」工作,當時年僅9歲的冀朝鑄隨行。冀多年後說:「他(周恩來)認為這樣也許會對中國革命更有用。」冀後來考入哈佛大學。1950年6月韓戰爆發,冀稱「我不可以在敵國待下去,決定盡早返回祖國」。
回國後冀一度入讀清華大學化學系,1952年4月赴朝鮮任停戰和談繙譯,1954年回國在外交部工作,1957年開始任周恩來的英文繙譯,一做就是17年。文革爆發後中共外交系統嚴重內亂,冀朝鑄一度遭批鬥,但獲周恩來力保未受太大衝擊。1971年7月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秘密訪華,翌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遜歷史性訪華,都是由冀任中方繙譯,曾替尼克遜繙譯出「我是跨越太平洋與中國人民握手」名言。
揭周秘會基辛格批毛
冀退休後2008年在美國出版英文回憶錄《毛澤東右邊的男人》(The Man on Mao's Right),書中披露大量中共外交高層秘辛,與中南海前御醫李志綏的《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一起,被譽為英語世界了解中南海秘辛的兩本「必讀書」。書中披露,基辛格秘訪京與周恩來會談時,周突然大談文革,似自我批評未能趕上毛思想,但後來回想始驚覺周是在批毛,暗示自己不完全贊同毛的做法。
1973年冀被派駐美國聯絡處,後因落入外交部高層權力鬥爭被召回國;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鄧小平應邀訪美,冀「復出」任隨團繙譯,其精湛的繙譯令美國媒體為之驚訝,《紐約時報》社論感嘆「美國缺少這樣的人才」。80年代後冀曾任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副司長、駐美大使館公使銜參贊,但1985年突然「被貶」任駐斐濟兼基里巴斯和瓦努阿圖大使,兩年後任駐英國大使。1991年獲聯合國任命為副秘書長,五年任期結束後回國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