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冀朝鑄2008年在美國出版的英文回憶錄《毛澤東右邊的男人》(The Man on Mao's Right)中,記載他1989年回國休假期間有關當年學運的見聞。他在書中形容當時國家正處於一場「巨大的政治危機」,經歷過壞時代的他感到這場運動「令人恐懼如文革開端」,認為學生「被誤導」。六四屠城當日他在上海,用收音機收聽美國之音,獲悉北京發生屠城事件。
鄧小平1984年在北京會見戴卓爾夫人時,冀朝鑄任繙譯,1987年後出任駐英大使。1989年他回國休假正值六四,與妻汪向同曾欲踩單車到天安門廣場了解學運,不料到長安街時突遇強風,騎行計劃告吹。回想此段往事,冀形容陣風令他們夫婦避免了在「錯誤的地方、錯誤的時間」惹麻煩。冀又提到學運領袖柴玲,指她對外媒表示「只有流血才能喚醒人們推翻政府」;但最後自己卻懦夫般逃亡海外。
宴請戴卓爾夫人 贈其夫茅台
書中又記載當年5月28日,冀在上海與時任上海市委書記江澤民共晉晚餐,談及學運,當時江深信學運是要「推翻政權」。席間一名賓客提異議,江嚴厲指「你本意是好,但太天真」。資料顯示江5月29日被急召入京,準備接趙紫陽班。當年5月,冀在駐英使館宴請首相戴卓爾夫人,當時曾贈送兩支茅台予她的丈夫戴卓爾爵士,席間還就李鵬訪英達成共識,後因六四事件未能成行。